锂/钠金属电池电极材料失效机制与反应机理的原位电镜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钠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低电极电势,能够有效提高锂/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锂/钠金属电池有望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装置的候选电池。然而,锂/钠金属电池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虽然锂金属在室温下对氧气呈现为惰性,但它可能与锂金属电池中正极释放的氧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导致锂金属电池的热失控,高温下锂和氧气反应的微观机制尚不清楚。钠金属电池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层状正极材料的结构劣化会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从而严重限制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正极材料结构劣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诱导引起的扩展缺陷(如位错和裂纹)的积累,这些缺陷往往会比通常研究的点缺陷造成更严重的损伤。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扩展缺陷在循环过程中的形成和演变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同属于钠金属电池的高温钠硫电池已被广泛用于大规模的能量存储和转换应用。目前所报道的高温钠硫电池容量未能达到理论容量的三分之一。据推测,多硫化物的形成是高温钠硫电池能量密度低的主要原因。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对高温钠硫电池的多硫化物演化进行直接成像难以实现,多硫化钠在高温钠硫电池中的电化学行为仍然不够清晰。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在纳米乃至原子尺度表征材料微观结构最为有力的工具。本论文采用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锂金属电池锂负极中易产生的锂枝晶在高温下的氧化反应,也研究并阐明了钠金属电池中层状氧化物正极的劣化机制以及不同温度下硫正极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具体研究如下: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实时研究了锂枝晶在高温下的氧化机制,发现了锂枝晶在高温下表现出特殊的化学氧化性质。在低于160℃的温度下,受瓦格纳氧化机制的控制在锂枝晶表面周围形成氧化锂(Li2O)薄膜,这基本上是由锂的扩散控制的。而氧化产物在160-200℃时为纳米片状氢氧化锂(Li OH),在高于300℃时变为Li2O纳米立方。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这些氧化机制受高温下O2或H2O与Li2O之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这些结果为理解高温下锂的微观氧化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解,为锂金属电池的热失控提供了启示。研究了P2型Na0.7Ni0.3Mn0.6Co0.1O2(Na-NMC)层状正极材料的劣化机制。由于严重的局部弯曲,在分层的层中形成扭曲,并且每个扭曲由垂直的位错阵列组成,这是由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层之间容易滑移造成的。原位机械力学压缩实验直接揭示了因平行和垂直于单晶Na-NMC插层的强机械各向异性而形成的扭曲。原位电化学实验表明在脱钠过程中会形成扭曲。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由层状正极材料中弱层间键合作用引起的电化学诱导机械劣化的新机制。这项工作对于缓解与层状正极材料中不可逆的层间滑移相关的劣化具有广泛的意义。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加热装置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内以硫和金属钠为正极和负极搭建了微观纳米电池并进行了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实时揭示了循环过程中瞬态多硫化物的形成和演变。放电时,硫会转变为长链多硫化物、短链多硫化物,最后是Na2S或其与多硫化物的混合物,该过程在高温充电过程中是可逆的。我们发现通过在硫正极中引入纳米空隙以缓冲较大的体积膨胀,从而保持电子/离子通路的完整性并减少了Na+的扩散距离,硫正极在300℃时完全放电生成Na2S而不是传统观察到的Na2S2。此外,电化学反应是快速和高度可逆的。原位研究不仅为多硫化物电化学提供了新的认识,而且为提高高温钠硫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的容量和可循环性提供了关键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加速,挥发性有机物的年排放量急剧增加,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而且会形成光化学烟雾、有机气溶胶等二次环境污染。近年来光催化氧化技术因应用容易、反应条件简单、成本低廉,分解彻底、被认为是清除VOCs的一种高效方法。但由于活性物种、表面缺陷、电荷分离机制对光催化降解VOCs反应的作用复杂且不确定,为此,本文以铈基/钴基半导体材料研究光催化氧化VOCs降解行为和反应机理,探索相
学位
轮胎模具和航空发动机中大型环状零件分块切割目前采用专用线切割单槽顺序切割,应力分布不均、易变形且加工效率低,单丝多工位同步电火花线切割新方法是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单丝多工位同步加工中各工位反映间隙大小的电信号之间呈现高度非线性、强耦合关系,给各工位独立伺服控制带来了巨大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用声光信号代替电信号进行线切割伺服控制的方法。本文研究电火花线切割火花特征与加工间隙状态建模方法、声发射信号
学位
氧还原反应(ORR)在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其中,4e-ORR途径完全生成H2O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重要的阴极反应,对这些电化学装置的高效运行十分重要;而2e-ORR途径电化学生产H2O2则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蒽醌工艺的一种有效策略,该合成方法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等优点。然而无论是4e-ORR途径生成H2O还是2e-ORR途径生成H2O2,因其缓慢的反应动力学
学位
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要求日益严格,而城市污水中碳源含量普遍偏低的现状是制约污水处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因其存在无需有机碳源、能耗低的优势,具有高效稳定处理城市污水的显著潜力。然而,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难以稳定持留,亚硝态氮氧化菌(NOB)抑制耗时长,以及脱氮功能菌间复杂的互作效应均制约着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学位
随着机构学的发展,柔性机构以其无间隙、无摩擦、免润滑等优势,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生物工程、精密制造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为柔性机构的一类,串并混联柔性机构具有运动弱耦合的性质,能够降低机构的运动耦合误差,控制容易。然而,传统的串并混联柔性机构,需要额外增加一个中间平台,不仅令机构质量变大,不利于轻量化,同时降低了机构的承载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一类无中间平台的新型弱耦合柔性并联
学位
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以下简称关节轴承)在飞机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启动力矩是影响关节轴承的摆动灵活性和传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关乎飞机的安全性和服役寿命,在飞机制造中对装机(安装与固定)后的关节轴承启动力矩有严格要求,因此,合理控制关节轴承的启动力矩是关节轴承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关节轴承的启动力矩数学模型、轴承与座圈孔的配合、轴承的翻边固定以及启动力矩检测等问题展开研究,揭示关节轴
学位
随着我国无头轧制技术高速发展,以ESP为代表的先进无头轧制技术在追求短流程化同时,生产装备工艺往往因刚性连接导致精轧机组轧辊磨损频繁停机换辊制约其技术优势发挥,本文提出无头轧制在线换辊技术能够实现精轧机组不停机在线换辊,以ASTM-316L为实验钢采用等效替代法开展轧制工艺和热变形参数与形变、再结晶及组织演变规律理论基础研究和仿真模拟。基于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对动态软化及其热变形参数耦合行为开展研究
学位
芳烃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是构筑结构复杂的螺环及多环分子的主要方法。其中作为芳烃化合物的子单元,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去芳构螺环化反应,吸引着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由酚类化合物去芳构化后产生的高度官能化的螺环己烯酮结构分子是一类高价值的化学品,由于这类化学品是部分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功能性材料分子的重要核心片段。因此,开展酚类化合物的去芳构螺环化反应研究对于推动医药学和生命科学等
学位
自润滑轴承是航空装备中应用广泛的支撑零部件,决定自润滑轴承服役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是其内外圈之间的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因此,开发新型自润滑材料,用于研制高性能自润滑轴承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尼龙6(PA6)是最早工程应用的聚合物材料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齿轮、凸轮、滑块等运动零部件中。目前,PA6材料存在摩擦磨损较大的问题,无法满足高端自润滑轴承的应用需求。微胶囊作为新型的含油润滑添加剂已经被证
学位
5083铝合金是一种中强度Al-Mg系铝合金,有着良好的韧性和耐蚀性,且具有出色的可切削性和可焊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及汽车工业。5083铝合金的强韧性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问题,因此提高5083铝合金的强韧性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热点。提高金属力学性能的方法之一是细化晶粒(纳米或亚微米级),晶粒尺寸的减小会提高材料在常温下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也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成形性和超塑性。剧烈塑性变形是一种发展较好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