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C82和Au25团簇的单分子器件制备与电输运物理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分子电子学利用单个分子作为电子元件的功能单元,是替代硅基电子器件的一种潜在可能,受到了物理、化学、电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单个分子的尺度极小,它的性质由量子力学效应所主导,具有分立的能级结构。研究单能级系统的输运行为,有利于基础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单个分子有望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可以减小功耗、降低成本。丰富的分子种类可以产生更多的电学功能,有利于应用技术的发展。随着微纳加工、分子合成和实验设备的进步,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对单个分子的输运研究。论文将主要研究Gd@C82和Au25两种团簇的单分子输运物理,希望理解单分子的输运机制,寻找单分子的应用潜能。论文针对单分子器件的实现进行了微纳加工流程的设计,首先利用干法氧化的方法生长了薄的氧化硅层,作为调节分子化学势的绝缘层。然后利用光刻、电子束光刻等微纳加工手段制备出了足够多的单分子器件用于实验测量。最后借助负反馈电迁移法断裂出纳米间隙,将分子耦合进间隙中,研究相关分子的电输运物理。富勒烯和内嵌富勒烯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结构,是单分子电子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我们通过电弧放电的方法制备出了Gd@C82材料,并将单个分子耦合进测量电极的纳米间隙中,制备出单分子器件。在低温下调节器件的栅极,并测量分子的伏安特性曲线,观测到了库仑振荡、单电子输运等单分子器件的典型特征。有趣的是,当施加的栅极电压超过一定的阈值后,器件的库仑振荡峰位以及微分电导强度图中的库仑边斜率发生了可逆的改变。我们对分子态可逆转变过程做了细致的理论计算,发现Gd原子在C82笼中存在两种可能的位置,且均不在碳笼的几何中心,整个分子类似一个单电偶极的驻极体,背栅电场操控了偶极的翻转。利用两个分子态在同一测量条件下的差异,设计了一个单分子存储器,成功的演示了存储、读取和复位的操作。Au25作为团簇领域中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团簇,对团簇物理的认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论文首先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制备出了具有硫醇基的棒状Au25,然后研究了Au25的单分子电输运。在实验上观测到了Au25单分子器件的库仑振荡现象,成功的调控了Au25分立的能级,并在微分电导强度图中观测到了库仑钻石图,实现了基于Au25的单电子输运。实验中,由于Au25与电极耦合的不对称,表现出了整流比达到40的单分子整流效应,通过栅极可以有效的调控整流比,甚至达到对整流方向的翻转。另外,通过改变单分子器件的测量温度,发现在高温度下器件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整流比,并系统地研究了单分子输运中温度的影响机理。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眼肌痉挛的临床取穴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至2019年针灸治疗眼肌痉挛的临床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眼肌痉挛的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使用SPSS 25.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揭示针灸治疗眼肌痉挛的用穴规律。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献77篇,纳入针灸处方89条,涉及腧穴87个
第一部分肠I/R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骨骼肌高分解代谢与胃肠激素、中枢神经肽相关性分析目的:验证肠I/R损伤导致的骨骼肌高分解代谢同肠道内分泌激素改变和下丘脑神经肽改变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Dawley大鼠随机分为肠I/R组和对照组,肠I/R组开腹行肠系膜上动脉阻断30分钟,对照组实施相同步骤但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记录术后24h、Day1、Day3、Day5和Day7摄食量和体
传感器件作为柔性电子学或塑料电子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日益发展成为了融合电子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可穿戴式或植入式器件、人机交互、智能假肢、柔性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回顾近年来柔性传感器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本征柔性材料的研发赋予了器件优良的机械特性,尤其是聚合物材料作为新型信息功能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性质可调控、对环境敏感的优点,可作为各类传感器件中的敏感材料;
灯戏是一种民间戏曲,属国家级“非遗”,具有历史、文化、教育、审美等多重价值,如今面临困境,只有加大保护力度,才能促其传承发展,档案式保护就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中,一要抓好“抢救”工作,通过开展普查和运用科技手段,全面收集实物、文献、技艺等相关资料;二要抓好“保管”工作,通过鉴定、分类、载体建设等环节,建立相关档案;三要抓好“利用”工作,包括开展研究、出版、创作和宣传,使之现实作用最大化。
疏水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在蛋白质折叠,配基和受体的结合,膜的形成等生命化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疏水自由能的计算。Lum,Chandler和Weeks等人提出的疏水自由能的尺度依赖理论(LCW理论),使我们对疏水水合机制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小尺度的疏水粒子水合,疏水自由能与粒子体积成正比,是一个熵效应主导的水合过程。大尺度的疏水粒子水合,疏水自由能与粒子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对新型卤代有机物依赖度的日益增加,其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经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自然衰减和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大部分此类污染物,因而迫切需要开发兼具成本和环境效益的降解处理技术。本论文以构建能源高效利用的环保型水处理技术为切入点,选取具有结构代表性的双氯酚(DDM)、阿托伐他汀(ATV)和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三种新型卤代有机物为目标化合物,系统研究
气孔是分布在植物表面特异化的表皮细胞,它们在平衡植物与环境间气体交换,水汽蒸腾以及调节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孔发育受到内部受体蛋白TMM-ERf相关信号通路和外部因素的严格控制,其中植物激素是最为高效的调节因素之一,而植物激素的代谢平衡与β-葡糖苷酶密切相关。天冬酰胺糖基化(N-glycosylation)是真核细胞中最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之一,通过调控蛋白的折叠、转运和分泌等过
原载《中行生活》第1期(1932年5月15日),原标题为《一封行员的信——希望编印一种表现全行生活的刊物》,是张公权为《中行生活》创刊所撰发刊词(1)。张公权拟将《中行月刊》办成内外兼顾的"‘团体精神’载体",但后来,初衷没有实现。他在1932年3月7日的日记中说:行中因《中行月刊》过于研究学术方面,不能促进同事普通思想生活之改善,因决定将《中行月刊》公开发行,另发行《中行生活》,专为行中同事自由
期刊
波粒二象性是量子系统的基本性质之一,在量子理论的发展中引发了长期的讨论。经典的局域实在论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子的固有属性,单个光子只会表现出其中一种性质。这种观点无法解释光子表现出的性质与实验者观测方式之间的关联,而必须假设光子预先知道实验的设置信息,并选择表现出相应的性质。Wheeler延迟选择实验提出对上述假设的检验方法:在光子经过第一个分束器之后,再决定是否放置第二个分束器,从而确定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