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首饰的身份认同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饰佩戴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从古至今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首饰是佩戴者对自身的外在形象进行装饰的物品,对首饰的消费、佩戴、欣赏、设计等行为都体现出佩戴者对自身外在以及内在形象的认识与建构。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首饰在身份塑造行为中的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敦煌石窟中唐代供养人的首饰佩戴情况与当今社会首饰消费、佩戴状况的分析探讨在唐代和当代社会背景下,首饰佩戴与人的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然后考察现代社会中,首饰的使用和观看所反映的人们对自身身份的看法和对他者身份的认识。尤其是在当今日益复杂、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身份”的内涵更加多元,首饰佩戴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多样化。本文第一部分为选题背景、学术现状和研究方法简介。第二部分根据相关文献梳理了“身份”概念的内涵,介绍了“身份认同”概念中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不同形式,为下文的探讨做铺垫。第三部分着重以敦煌石窟艺术中出现的唐代供养人形象为素材,从“首饰中的阶级与等级”“首饰与消费”和“首饰的文化身份”三个角度来探讨这批材料,唐代社会由于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由此产生的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经济状况,首饰的佩戴整体呈现出“趋异”“求异”的趋势,首饰的佩戴与身份之间的关联性较为密切,通过首饰反映出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之间的差异小,身份的认同也较为明确,外在和内在之间很大程度上的趋于一致的。第四部分将目光投向现代社会,由首饰消费的“山寨”现象引出对于当代首饰佩戴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几点思考。消费主义的盛行、市场经济的繁荣以及3D打印等技术带来的首饰生产技术壁垒的消弭,导致首饰的“名牌”“大牌”与身份之间的关联日益瓦解,首饰的佩戴状况与唐代相反,呈现出“求同”“趋同”的倾向,然而首饰品牌与身份之间的关联日益减弱的现象背后却是人们越发渴望“个性”“与众不同”“去标签化”“多标签化”的心理期待,首饰佩戴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变得不再牢固,而趋向多元化、模糊化。笔者的毕业设计作品试图以千手观音的影像艺术作品探讨“内在”与“外在”,“相”与“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也有详细的阐释。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的论述,从唐代首饰与身份认同间之间较为清晰、有规律的关系到当今社会首饰佩戴状况与身份认同之间日渐模糊化、多元化的变迁,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人外形塑造规则的瓦解。在当今社会,通过首饰塑造外在形象获取更高的社会身份认同看似变得“简单”,这种便捷的背后隐藏的却是社会和个人共同带来的自我认同的障碍,个人把握“自我”的心理成本增加了,这也是当代生活对每个作为消费主体的个人提出的挑战。
其他文献
应用模糊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技术,确定了有效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其中着重考虑了天气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采用了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与具有较
乡土文化课程既是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一大途径,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课程建设的要需是课程资源的挖掘、要领是课程的整合、要义是课程的生发。乡土
新时代需要新动能,新挑战需要新状态。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源于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来源于对发展的信心决心、对工作的高度负责,来源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
经过选育,加强了济宁百日鸡对山地生态环堵的适应能力,保持了该品种固有的特有性状和优良基因。最早开产日龄为96d,平均开产日龄121.56±8.68d,52周龄产蛋164.73±18.77枚,蛋
综述了2006年8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的国际动物疫情。
用发情期杂交母牛先进行自然交配,第7 d在有黄体一侧子宫角移植1枚奶牛IVF冷冻胚胎(A组)和母牛发情的第7d在有黄体一侧子宫角同时移植2枚奶牛IVF冷冻胚胎(B组)的方法进行1胎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子宫萎缩、产后12 d急性期血浆蛋白质浓度以及患有急性子宫炎的荷斯坦母牛繁殖力的检测,评估PGF2α2倍剂量操作方法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只有诊断为胎衣
结合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设计案例,首先阐述了利用剩余电压绕组检测接地故障的原理和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剩余电压绕组与消谐器配合实现微机保护的工作原理,最后
作者简述了猪瘟的危害及世界各国的控制方案,指出了我国的猪瘟控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进行馆舍学习的实践探索,可以形成一种学科学习合力。完整的馆舍学习包括博物馆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问题驱动下的探究学习、学习单下的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