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o和Ni磷化物纳米材料制备与催化氨硼烷释氢和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是当今社会能耗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也产生了化石能源枯竭、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显得尤为重要。氢气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利用方面,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过程同样备受青睐。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一种高效、廉价的催化剂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开发高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为立足点,通过制备过渡金属磷化物、二氧化钛负载钴纳米粒子等材料,分别对氨硼烷的水解释氢、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进行了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次磷酸钠为磷源,四氧化三钴、氧化镍、四氧化三铁等金属氧化物为金属源,合成了一系列非贵金属磷化物纳米材料(CoP-Co2P、CoP-Ni2P、CoP-FeP等),并通过XRD、SEM、ICP、TEM等进行了表征。利用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研究,发现CoP-Co2P效果最佳,CoP-Ni2P次之。并对CoP-Co2P在其用量、反应温度、碱浓度及稳定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当固定氢氧化钠浓度为0.8 M时,在25℃、35℃条件下,CoP-Co2P催化NH3BH3水解的TOF值分别为34.5和55.7 mol(H2)mol-1(CoP-Co2P)min-1。与之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报道相比,CoP-Co2P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2.利用Co(OAc)2·4H2O和Ti(OC4H94在管式炉中于N2气氛围下煅烧,制备出了空心管状的Co@TiO2纳米材料。又通过多巴胺聚合物裹附Co@TiO2上,随后煅烧得到碳膜包裹的Co@TiO2纳米材料,通过XRD、SEM、BET、ICP、T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再使用这些制备得到的材料于光催化还原CO2研究中,对催化剂用量,牺牲剂用量,溶剂的选择等条件逐一进行优化。以最优条件进行光催化实验,CO的生成速率高达28,500mmol h-1 g-1,产物CO选择性为78.1%。通过六次循环实验后,其催化活性仍能达到初始的96.3%。由此表明Co@TiO2/C催化剂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方面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相对高的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葡萄糖既是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和脂肪合成的底物,也可通过转录因子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 REBP)调控脂肪生成。Ch REBP是具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 HLH/ZIP)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变化特点;PC、PS、AT-Ⅲ活性改变与PTE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PC、PS、AT-Ⅲ对PTE
石油开采企业在产能建设上基本都实行项目管理,然而项目管理照搬一般的项目管理模式己满足不了油田企业特性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及成熟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促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和种种诱惑,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入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
绩效考核体系是现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公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公司的成长发展,对公司的行政管理和生产运营等也产生了日益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长期处于教学研究所强调的"狭义行政"与学生就业路向"广义行政"的分裂局面,造成了学生的学科信仰和专业认同低,教师亦鲜有努力坚持学科内核的自觉意识。
近年来,金属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LSPR)被证明是提高半导体材料发光效率的有效方法。当半导体中激子/光子的能量与金属局域表面电子振动能相似时,能量将与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LSP)耦合,辐射到自由空间中。本文通过理论模拟对LSPR耦合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并利用金属纳米颗粒修饰半导体材料,实现其光致发光(PL)增强,主要研究如下:(1)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数值模拟不同金属形状的局域场增强效
浅基础桥梁水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无论是公路养护还是在铁路运行中。但是在铁路运行过程中严重危害着铁路安全运行。全面分析浅基础桥梁发生水毁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
目的:泰素(Taxol)又名紫杉醇(paclitaxel),与长春花碱(vinblastine,VBL)都是以微管为靶标广泛应用于临床实体瘤治疗的植物类化疗药物,作用机制相互拮抗。Op18/stathmin是一个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埃克替尼乳膏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含量测定采用Grac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50∶50),流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