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排斥反应中microRNA差异表达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最理想、最经济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移植后排斥反应严重影响着移植物及受者的存活。目前,移植肾活检是能明确诊断排斥反应的唯一方法,但此法即昂贵又不方便还易引起肾损伤导致各种并发症。因此新的有效、方便、无创伤的排斥反应早期生物标记,将能大大提高肾移植治疗效率。在此方面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方向为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患者尿液和外周血中寻找排斥反应的早期生物标记,但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均还未能运用于临床。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21~24nt的通过转录后负调控靶基因表达的非蛋白编码RNA分子。研究表明miRNA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新的生物标记能及时、可靠、特异地预示移植物的趋势,有助于进一步阐述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在肾移植急性、慢性排斥反应中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并通过预测差异表达miRNA靶分子,进一步探讨miRNA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材料与方法:1.取3例自肾肿瘤切除术中远离肿瘤组织且病理检查正常的肾皮质做为实验对照组;3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肾穿标本做为肾移植急性排斥组;4例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患者肾穿标本做为肾移植急性排斥组。2. Trizol法分离总RNA,使用紫外吸收测定法和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质量。3.标记所提取总RNA中的miRNA,浓缩标记样品,采用miRCURYTM Array microarray kit试剂盒进行miRNA芯片杂交。4.使用Genepix 4000B进行图像扫描,使用635nm激发,图像存成TIF文件;采用Genepix Pro 6.0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导出,最终用EXCEL文件表示。5.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6.TargetScan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寻找与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相关的分子。实验结果:1.所提取的RNA经过检测符合芯片实验需求。2.急性排斥组和对照组芯片研究结果发现21个miRNA差异表达显著,其中13个表达显著下调,8个表达显著上调。14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可查询到序列和基因位点等信息。3.利用芯片比较分析慢性排斥组与对照组miRNA表达,发现63个miRNA差异表达显著。其中35个表达显著上调,28个miRNA表达显著下调。45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可查询到序列和基因位点等信息。4.选急性排斥反应组中差异表达显著的hsa-miR-320,hsa-miR-324-3p和慢性排斥反应组中差异表达显著的hsa-miR-637,hsa-miR-648, hsa-miR-516-5p进行相对定量研究,其结果均符合芯片分析结果。5.应用TargetScan软件可预测到急性排斥组中13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靶基因,总数为2617个;慢性排斥组中32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靶基因,总数为7177个,其中6个与急性排斥组相同。急排和慢排组共可预测38个差异表达显著miRNA靶基因,其中18个miRNA靶基因与人类疾病有直接关系例如肿瘤和血液疾病等,20个miRNA在人类生理机理中起广泛调控作用。实验结论:1.微阵列芯片是有效的高通量分析肾移植排斥反应miRNA差异表达的研究手段。2.使用芯片筛选出20个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63个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证实miRNA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出现显著的差异表达。3.用实时定量PCR对所挑选的5个miRNA进行定量表达研究,其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证实了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检测单个miRNA表达水平的有效手段。4.预测的差异表达显著miRNA靶分子中包括多个肿瘤基因,血液疾病基因,并且广泛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过程,miRNA有可能是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新的有效生物标记。差异表达miRNA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植物化感作用是指一个活体植物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其产生的某些次生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周围其他植物(包括微生物)生长和发育的一种化学生态学现象。利用水稻化感作用防除稻田杂草是当前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望成为21世纪生物安全除草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技术。植物化感作用性状不仅体现了植物对环境(如杂草竞争)的适应性,而且反映了植物种所在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这种涉及环境与生态功能的植物性状称为植物功能性状。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外部或者细胞内部刺激所活化的,受到一系列信号通路紧密调控的细胞死亡的活性过程。凋亡在生物体内一系列正常的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免疫系统和中枢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是一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的油料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小桐子垂直分布在海拔几百米-1700米之间[63]。因此,不同海拔地区
大白菜(Brassic campesstris L ssp.pekinensis)属于二年生蔬菜作物,需要经历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完成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而抽薹开花。而春季栽培温度由低到高的变化和日照
小热休克蛋白(sHSPs)在增强植物胁迫耐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高温胁迫诱导了小热休克蛋白26(sHSP26)的表达,并通过免疫电镜技术确定了sHSP26定位于叶绿体,但目前对高温下、sHSP26对光系统Ⅱ(PSⅡ)的保护作用及与其互作的叶绿体蛋白并不清楚。因此,探究高温胁迫下sHSP26对PSⅡ的保护作用及与其相互作用的玉米叶绿体蛋白质,将为理解sHSP26增强玉米耐性提供理
本文以酶法制备壳寡糖为目标,通过筛选目的菌株、发酵条件和酶性质研究、酶法制备产物纯化分析等一系列过程得到壳寡糖。然后,利用制备得到的壳寡糖进行细胞试验,考察壳寡糖在体
目的: 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由GluR6-KA受体介导的JNK3信号通路的活化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本实验中,我们的目的是观察抑制的CB1受体能否抑制因全脑缺血复灌导致
沙地环境严酷多变,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低且常成斑块状分布,传粉昆虫的种类较少且其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较大。生长在沙地中的植物常采取一些独特的传粉对策来适应其严酷多变
学位
目的: 以FosB/△FosB和p-ERK1/2蛋白的表达作为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形态学标志,观察相应蛋白在MK-801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隔区各亚核的表达分布,为深入分析隔区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功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13是分离自上海市嘉定区油菜作物根际的一株生防细菌。对荧光假单胞菌P13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1.平板对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