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米诺效应分析的大型原油储罐区火灾风险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i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石油储备的需求逐步增大,储罐及储备库的建设朝着大型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多个大型原油储罐紧密布置在一块区域,一个大型原油储罐区的库容量可高达几百万方。一旦储罐区发生火灾事故,非常容易引发多米诺效应,带来灾难性后果。近年来我国原油储罐区的火灾事故中多米诺火灾事故的占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大型原油储罐区多米诺火灾事故的风险分析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建立考虑多米诺效应的储罐区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在综合相关多米诺效应理论和多米诺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多米诺效应风险评估中的事故扩展概率、安全防护装置效果和事故传播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十万方外浮顶储罐火灾条件下的热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储罐在火灾条件下的失效时间判定准则,并基于多组模拟数据建立关于热辐射强度和储罐承载系数的失效时间计算公式,用于池火灾条件下的事故扩展概率计算。(2)通过火灾模拟软件对全表面池火灾场景下储罐区喷淋水装置的性能进行模拟,引入热辐射强度减弱系数对喷淋水装置的性能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获得火灾条件下储罐区配备的防火隔热层性能,对比研究安全防护在预防多米诺火灾事故中起到的作用,建立考虑安全防护的失效时间计算公式。(3)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米诺效应风险分析方法,将静态贝叶斯网络与动态贝叶斯网络相结合,通过静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计算储罐区各储罐单元的事故发生概率,在静态贝叶斯网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多米诺事故传播过程中各储罐的事故发生概率进行动态分析。本文将多米诺效应引入到大型原油储罐区的火灾风险评估中,对多米诺火灾事故的传播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究了多米诺火灾事故的有效防控方法,研究成果为大型原油储罐区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常应用于海上油田、沙漠油田等环境恶劣的地区。油井采出物通常为油、气、水的混合物,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井下来流含气率多变,甚至会出现段塞来流的工况。不稳定的来流条件会造成混输泵的增压与扭矩出现波动,降低混输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针对该问题,论文选取空气和水的混合物为工作介质,以自主设计的一台三级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为研究对象,设置入口含气率从20%到80%波动的段塞来流条件,开展了混
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的运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遭受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凹陷作为海底管道常见的缺陷之一,会直接影响管道的剩余强度,导致管道在外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屈曲失稳现象。因此研究含凹陷深海管道失效机理,并发展相应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保护海底管道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ABAQUS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复杂载荷和复杂缺陷形式条件下深海管道的失效规律,主要内容如下:建立含不同形状凹陷深
地面高压管汇系统是油田压裂作业的关键设备,当含有固体颗粒的压裂液高速注入时,它的内壁会被冲蚀破坏,同时,因为很高的工作压力与流固耦合等作用,它也可能出现严重的振动问题,使它的工作安全面临挑战。本文以数值模拟为主,对地面高压管汇系统在高压输送带固体颗粒的压裂液时的冲蚀磨损及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寻找管汇系统可能失效的薄弱环节并预测其运行寿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Fluent软件,
连续油管工作液摩阻压降计算是水力压裂设计的重要内容,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压裂施工能否成功。连续油管摩阻压降计算模型众多,如何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选择最恰当的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对连续油管系统管内与环空流体进行理论研究,给出了其应该满足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基于地层温度和压力随井深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超深井连续油管内流体相变的条件。其次,对常用摩阻压降计算模型进行梳理,将连续油管系统分为螺
油田开发后期,低温集输工艺的实施是油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目前,对低温集输边界条件-粘壁温度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粘壁机理研究缺乏。本文针对低温集输所处的低温、高含水条件下的原油乳化特性、显微特性深入开展研究,基于粘附机理建立了粘壁温度理论计算模型。本文采用凝点以下乳化含水率及乳状液液滴粒径分布规律的实验方法,该方法从凝点以上5℃以恒定降温速率降温至实验温度保证了凝点以下油品的流动性,较好地模拟了
管道积液是气田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常见于气井井筒和地形起伏剧烈的湿气集输管道。积液的发生严重影响气井或/和集输系统的正常生产。准确预测临界携液气相流速有助于气田采气及集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预告生产者及时采取积液防治措施。积液机理目前仍存在争议,通过对比最小压力梯度模型、液滴模型和液膜模型和已有的实验成果,认为积液是由液膜反向流动引起的且起始于管壁附近的液膜;通过分析液膜在不同气速范围内速
大落差输油管道在投产过程中易形成积气段,其存在严重威胁管道安全运行。人们采用了多种排气方式以解决气阻问题,包括发送清管器、高点开阀排气、“水力排气”等。已有学者们对各种排气方式进行了研究,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相关研究对大落差管道投产过程中的气液流动规律进行CFD软件模拟分析,以及对高点排气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因此,本文采用该方法对大落差管道投产排气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利用CFD软件Fluent分别
集输系统设计是气田开发方案中的重要环节,集输系统由集输管网和各种用途的站场组成。油气集输管网系统成本通常占集输系统总成本的50%~80%。在天然气集输管网的设计过程中,集气半径直接影响井组的划分方式。为保证将天然气在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和工艺性准则的前提下从井场输送到下一站点,需要对集气半径进行研究。为降低管网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需要结合气田井口分布特点和产能建立管网优化模型和求解方法。利用Goody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的成品油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目前我国成品油主要的运输方式为埋地管道运输。由于腐蚀、误操作及三方破坏等原因输油管道会发生小孔泄漏事故,事故不仅影响能源安全造成经济损失,泄漏油品还会入渗周围土壤引发次生环境污染。管道小孔泄漏事故泄漏的油品流量小,不易检测。因此,研究成品油管道小孔泄漏事故所泄漏的油品在土壤中的入渗规律对于预测泄漏油品累计入渗量和入渗湿润锋面运移
目前,管道运输是大批量石油产品长距离运输最有效的方式,比铁路、公路运输更经济、更安全。传统的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统设计方法以手工计算为主,费时费力,而且建设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需要巨大的投资。前期的设计工作是保证后期完成输油任务的关键。不同区域对成品油的需求量与其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制定合理的批次运移计划和启泵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各站场成品油的供给需求。本文对成品油管道的水力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进行研究。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