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野螟亚科Spilomelinae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总科Pyraloidea草螟科Crambidae。不少种类是重要的农林经济害虫。本文简要回顾了斑野螟亚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采用传统分类的方法对海南岛斑野螟亚科进行了分类和区系研究。所用标本主要保存在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形态特征等术语使用参照李后魂等(2009)。 1.种类记述 通过对标本的分类鉴定和相关文献的统计,海南岛斑野螟亚科昆虫共78属214种,包括了中国特有种6个,海南特有属1个(Chrysothyridia Munroe),海南特有种6个(丁紫扇野螟Patania clava Xu& Du,条纹卷野螟 Pycnarmon virgatalis Moore,条纹紫翅野螟 Rehimena striolalis Snellen),中国新记录属1个(Chrysothyridia Munroe),中国新记录种3个(Chrysothyridia invertalis(Snellen);小斑紫翅野螟 Rehimena cissophora(Turner);灰黑纹野螟 Tyspanodes gracilis Inoue);海南新记录属4个(Chrysothyridia Munroe,牧野螟属 Nomophila Hübner,弱斑野螟属Notesia Yamanaka,Poliobotys Shaffer&Munroe),海南新记录种35个。有观察标本的共计68属159种,对文献中描述简单、特征模糊的17种进行了补充描述,对3个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中文描述;并提供了雄性特征图22幅,雌性特征图9幅。编制了分属检索表和分种检索表;提供了属、种的地理分布信息。 2.区系分析 根据观察标本和文献,整理了海南岛斑野螟亚科昆虫的地理分布信息,提供了海南岛斑野螟亚科已知属和种在世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分布表,分析总结了海南岛斑野螟78属214种分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和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分布情况,并利用二元相似性系数对海南岛斑野螟亚科与台湾岛等5个地区的斑野螟亚科昆虫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 在属级阶元:海南岛斑野螟亚科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以东洋界为整体,共78属;其次是古北界,共63属,约占总属数的80.77%;然后按澳洲界、非洲界、新热带界、新北界的顺序依次递减,分别为60属76.92%、50属64.10%、40属51.28%、28属35.90%。区系分布型共17种,以跨界分布为主,共计74属,94.87%;东洋界特有属4属,5.13%;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属6属,7.69%;世界广布属共22属,28.21%。在中国地理区中,海南岛斑野螟以华南区为整体,共78属;其次是华中区,共65属,占总属数的83.33%;然后按西南区、华北区、青藏区、东北区和蒙新区的顺序依次递减,分别为53属67.95%、37属47.44%、18属23.08%、17属21.79%、11属14.10%。区系分布型共15种,以跨区分布为主,67属,85.90%;华南区特有属共11属,14.10%。 在种级阶元:海南岛斑野螟亚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以东洋界为整体,共214种;其次是古北界,144种,占67.29%;然后按澳洲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的顺序依次递减,分别为67种31.31%、46种21.50%、14占6.54%、11种5.14%。区系分布型共16种,以跨界分布为主,共168种,占总种数的78.51%;其中以东洋、古北共有种最多,共80种,37.38%;世界广布种4种,1.87%;东洋界特有性较高,共46种,21.49%。该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以华南区为整体,共214种;其次是华中区,共155种,占总种数的72.43%,然后按西南区、华北区、东北区、青藏区和蒙新区的顺序依次递减,分别为110种51.40%、71种33.18%、22种10.28%、21种9.81%、12种5.61%。区系分布型共23种,以跨区分布为主,共173种,80.84%;华南区特有种共41种,约占19.16%。 根据海南岛分布地信息可知,该亚科在海南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东南地区,这与海南岛的地理特征、植被状况和经济发展区域的人为干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利用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将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的斑野螟亚科昆虫进行了种类相似性分析:海南岛斑野螟与广东、福建、台湾的斑野螟的二元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6、0.51、0.52,均大于0.5,达显著水平,与河南和日本的二元相似性系数分别是0.26和0.43,小于0.5,说明了海南岛斑野螟亚科昆虫与广东、福建、台湾的共有种多,相似度高,而与河南和日本的斑野螟的相似度低,这与这些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