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下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收入进行实证分析,是想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综合多方面因素研究贫困农户收入及其增长规律,找到影响贫困广度和深度的内在因素,寻求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并持续增长、探索精准扶贫的路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农户收入差异的相关文献归纳评述和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相关理论梳理,提出乡村振兴视角下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实证分析理论框架,并采用定量方法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1)影响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收入差异的因素有哪些及影响程度如何?(2)不同层面(宏观、中观、微观)影响因素对农户收入作用如何?(3)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并持续增长的路径有哪些?论文分析数据是基于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农村多维度贫困研究:基于地理环境视角》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基于地理环境视角》,2013-2015年期间在甘肃省秦巴山区和六盘山区开展的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的。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和六盘山区农户家庭特质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但这些同质性能否说明“收入的不平等主要基于区域内部而不是区域间”?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验证,本文从农户家庭禀赋、经营结构、社会资本、农户所处地理环境、农户主体性等五个维度,利用20个自变量,建立农户收入模型,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探析各类因素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导致农户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仍然是能力差异问题,而能力差异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微观层面的影响,如农户家庭禀赋、经营能力和经营结构等因素,也有中观层面影响,如当地的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还有宏观层面影响,如全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等因素。不同问题会导致不同的能力缺失,产生的影响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过去30多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和减贫的最主要动因,但也因此导致并加剧了乡村空心化和衰退等问题。因此,论文基于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实证分析,结合反贫困实践经验,对于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贫困地区首要问题是通过精准扶贫帮助农户脱贫致富,而脱贫致富的关键是促进农户家庭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和减少农户间收入差距。因此,厘清政策、社会资本、家庭禀赋、地理环境等各个层面关系,找到影响收入增长的因素,并提出解决路径,既能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又能更准确地落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经济发展红利。现阶段,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有机协调乡村和城市平衡发展,优化农村劳动力布局,使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相互补充,使其成为增加农户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切入点,这对于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的减贫脱困十分重要,也是在欠发达地区形成城镇化和村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