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焊接过程中界面处原子扩散行为探究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很好地解决了高性能材料与材料成本之间的问题。爆炸焊接,因其可实现异种金属之间冶金结合,且不产生明显的热影响区,是当前生产复合材料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爆炸焊接过程中,界面附近的原子是否发生明显的相互扩散,一直都是研究难点和热点。研究以C276-304L爆炸焊接复合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对界面处主元素(Ni、Fe)原子在爆炸焊接过程中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1)根据爆炸焊接工艺特点,研究设定了三个连续的阶段来模拟整个爆炸焊接过程,分别为:加载阶段、卸载阶段、冷却阶段。针对三个阶段的特点,将不同的系综应用于不同阶段,且在不同方向设定了不同的边界条件,通过考察弛豫过程前后体系中原子晶体结构的一致度,研究讨论了势函数的适用性以及模型的可靠性。(2)研究设定了四组工艺参数,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讨论了不同阶段温度、压强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界面处Ni、Fe原子的均方位移(MSD)以及模拟体系构型,探究了爆炸焊接工艺三个阶段的界面原子扩散行为。(3)通过对分布函数(PDF)对爆炸焊接不同阶段的体系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焊接过程中熔化与界面处原子扩散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若界面处原子发生固-固扩散时,只有少量原子向界面对侧扩散,只有当界面处原子发生液-固扩散甚至液-液时,界面处的原子才能发生较明显的相互扩散。实验研究了C276/304L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区的微观组织,并讨论了母材在焊接过程中是否曾发生熔化及界面处的扩散现象。最后讨论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界面处扩散层厚度的差异。
其他文献
DNA分子不仅是一种携带并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生物大分子,也是一种可用于构建微纳尺度精巧结构的组装基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Nadrian C.Seeman教授率先提出采用DNA分子作为组装基元构筑高级有序结构,开启了DNA纳米技术这一领域。DNA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材料、化学、生物计算、医学等众多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各种机会。DNA功能化纳米金不仅具有纳米金颗粒的优良性质,而且拥有来自DNA的可编程
现有发光功能材料中,镧系离子(Eu2+、Eu3+、Ce3+等)掺杂的发光材料为数众多,但镧系离子存在分离困难以及提取过程中会污染环境等缺点,严重影响了稀土离子掺杂发光材料产业化的发展。相比而言,过渡金属离子的原料相对易得,拥有丰富的能级结构,而且光谱在很宽的范围内可以调节,其作为激活剂离子,具有替代镧系离子的潜在优势。现阶段,在LED、长余辉等领域,已经开发较多的过渡离子Mn4+和Cr3+激活材料
粘土矿物作为传统陶瓷原料,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廉价易得。然而,粘土矿物制备的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差,功能性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热压粘土/生物质(碳)粉末,制备了陶瓷/碳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表征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溶液吸附法制备蒙脱石-葡萄糖,然后热压烧结获得蒙脱石基陶瓷/碳复合材料。1000 ℃热压之后,蒙脱石基本没有发生相变,仍含有大量石英。热压过程中,葡萄糖原
汽车作为如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出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从2020年初的疫情也让人深刻的感受到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在安全性、隐私性存在的巨大差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积极响应节能、环保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势所趋,车身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乘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乘坐环境,同时也是各类零件的装配载体,高品质的车身觉得了产品的定位,车身由冲压出来的单件通过焊
Al-Zn-Mg-Cu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韧性好和焊接性能优异,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改变主要合金元素和调整热处理工艺的方法改善Al-Zn-Mg-Cu合金组织和性能已经研究非常成熟。微合金化成为进一步改善铝合金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最有前途的方法。文章通过添加0.2wt%的钪制备微合金化Al-Zn-Mg-Cu-Sc-Zr合金,对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和等径角挤压(ECAP)变形处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发射现象。CL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等优点。CL检测技术在食品,制药,生物和环境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CL检测技术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发光信号强度仍弱,部分检测体系灵敏度较低,CL发光颜色单一以及试剂消耗较多等缺点。纸基分析设备是采用纸张作为基底,对纸张进行加工得到所需要的分析检测平台。纸
精密球铰是一种可在空间任意方向回转的球形运动机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并联机构、测量仪器等工业设备中。然而,对其空间回转角度的实时检测还缺乏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准确的获取其空间回转角度对于应用设备的运动误差预测分析、反馈和姿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目前已经提出了基于磁效应和电涡流效应的两种测量方法,通过对传感器获取的测量数据辅以人工神经网络或采用等效磁荷解析法建立被测
7034铝合金属于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具有低成本、高强度比、良好的可焊性和易于加工等优势,同时该合金具有热处理强化和形变强化双重特性,多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本文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工艺对喷射沉积态7034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并对其强韧化机理进行探究。采用OM、EDS、TEM、HRTEM、MH-3显微硬度计和室温拉伸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金的晶粒尺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极易燃性严重制约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本论文以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季戊四醇(PER)与钙铝水滑石(Ca Al-LDHs);酚醛树脂(PF)、密胺甲醛树脂包覆的聚磷酸铵(MFAPP)与氢氧化镁(MH);自制成炭母粒(TM)与聚磷酸铵(APP)等复配阻燃剂体系对EVA进行无卤阻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BDP为酸源,PER为碳源,Ca Al-LDH
铝合金和镁合金由于具备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尤其在汽车轻量化生产中崭露头角。但是采用传统熔化焊接方法连接Al/Mg异种材料构件时,焊件变形严重,同时容易形成裂纹,在Al/Mg界面处生成Al-Mg系金属间氧化物,导致接头脆性增大,焊接构件寿命大大降低。搅拌摩擦焊接是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焊接热循环过程,从而可以减缓Al/Mg异种接头性能恶化倾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