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结构与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以苏州市Y区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另一方面,进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却又未能真正融入城市,两者并行不悖。因此,进城务工的大量农村人口能否融入城市,是实现我国人口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住房作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高低,对其城市融入也产生重要影响。青年农民工较上一辈农民工相比,其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务农经历、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对城市的认识等方面截然不同,青年农民工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于城市居民,有着更强的城市化倾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了解青年农民工的居住状况、居住空间结构的特征,探讨居住空间结构对其融入存在哪些问题?结合社会融合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分析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其城市融入的。  研究发现,目前青年农民工的居住房屋类型主要集中在集体宿舍、租房和自购房三种形式,他们的居住水平整体偏低,与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的差异相比,青年农民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增大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从居住空间分布上看,表现为青年农民工居住空间的边缘化,而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社会中的空间布局结构呈现出中心与边缘的差异,使得青年农民工群体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青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居住空间的分异,直观上来看造成社会交往的空间缺失,他们之间的交往停留在浅层次、表面化的交往,阻碍着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环境迅速变化,使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化日益提升,北京这个国际性大都市以其各种优势和声誉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口聚居于此。回
本研究以中国制度与经济的宏观变迁为背景,从职业获得角度,以体制内单位成员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资料,运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个体性因
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熟人社会”慢慢转变成为“生人社会”,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也随之逐渐受到影响与改变。就目前的现实状况而言,当今中国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突出,人
儿童社会化是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南京市“童学教育”作为研究个案,探索其办学模式、作文课、公益讲座、夏令营。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培
近年来,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按照帕森斯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与角色密切相关,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劳动力市场,进入社会公共领域,较之以往承担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十多年来,在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预防和治理腐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源头防治腐败工作的不断加强又为财政管理制度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日益频繁和深入,网络集体行动也由“间歇式爆发”发展到“经常上演”。本文以天涯社区“青岛辛家庄事件”为切入点,从社会学视野出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等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校园最受的主流媒体,为大学生及时地提供科研、教学、重要新闻以及校园生活等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