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离子-铷原子低能碰撞和超窄谱线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物理的两个基础研究方向是原子光谱和碰撞,它们提供的数据不仅能对天文研究提供重要支持,而且是等离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中模型计算所必须的。新的实验技术和理论方法为原子物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在极端条件下的原子、离子碰撞的研究中发现了很多新的物理现象,冷原子和冷离子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热物理”。本论文中,我们建设了低能离子-中性原子碰撞研究的混合阱实验平台,在碰撞动力学方面,我们测量了铷离子-铷原子低能总碰撞速率系数,并研究了磁光阱中的冷铷原子对铷离子的协同冷却效应。在原子结构的研究方面,我们计算了锑原子(Sb)的里德堡和自电离里德堡光谱;在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面,我们观测到了冷87Rb原子具有亚自然线宽的谱峰和反常Autler-Townes分裂等新奇谱现象。具体如下:  1.我们从零开始建设了离子-中性原子混合阱实验平台,它将冷却囚禁铷原子的磁光阱和囚禁离子的线性保罗阱集成为一体。混合阱真空可以高达10-8Pa;囚禁的冷原子数在107量级,冷原子温度约为200μK;囚禁的离子数可以多达106量级,离子温度在102-104K。  2.基于混合阱实验平台,我们测量得到了铷离子-铷原子低能总弹性碰撞和共振电荷转移速率系数Kia=0.94(±0.24)×10-13m3/s,对应的碰撞能量为Ti=3770(±100)K,这和经典Langevin公式给出的截面对应的碰撞速率系数是吻合的。  3.我们研究了磁光阱中铷原子对铷离子的协同冷却效应,通过测量与冷原子相互作用之后离子温度和数目,研究了离子阱参数q1,2对协同冷却的影响。实验发现在0.3≤|q1,2|≤0.8时冷原子对大量离子具有明显的协同冷却效果。选取q1,2=0.32,我们测量到大量离子(~2×104)可以从初始温度2010(±380)K冷却至325(±35)K,寿命从7s延长至15s。进一步,通过选取合适的离子阱参数和初始离子参数,我们在实验上首次展示了射频加热与协同冷却之间的竞争,找到了协同冷却机制为主的实验条件,观察到了冷原子对离子的明显的协同冷却效果。  4.在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的框架下,我们利用相对论多通道理论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了Sb原子里德堡和自电离里德堡光谱。我们不仅标识了最近观测到Sb原子的三个里德堡系列和六个自电离态,同时深入分析了干扰效应对谱峰线宽的影响。  5.我们研究了简并二能级原子与一束强的近共振耦合光作用下的泵浦-探测吸收谱。采用的体系是磁光阱中的87Rb原子的两个能级52S1/2,F=2和52P3/2,F=3,耦合光和探测光具有明确的偏振组合(相互垂直的圆偏振光)。实验上观测到了亚自然线宽谱峰和反常Autler-Townes分裂等明显违背二能级缀饰理论预期的新奇谱线象,结合理论计算,我们给出了解释。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中作者主要开展了以全碳分子C 为嵌入材料的金属固体表面支撑自组装双分子层膜(s-BLMs)传感器的光电子特性研究.这是目前BLMs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对其光电特性和传感机
本文介绍了早期宇宙学中若干相关数值问题的研究。  宇宙学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爆炸理论”和暴涨理论为宇宙学建立并完善了一套标准模型。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该文从粘性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某型号舰船排气系统的几何构造、动力状况,数值模拟其湍流场和温度场分布.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原子蒸汽介质对光的色散和吸收性质,首先在前言中我们对电磁诱导透明的研究现状和意义进行了综述,然后在第一章中我们对电磁感应透明的基本原理、发现过程
光纤光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光子器件,由于其自身的滤波特性以及温度和应变对其反射波长的影响,在光通信及光纤传感颂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其发展过程及其在传
该论文通过对三个有代表性的2维弱普适统计模型的临界性质与早期动力学标度行为 的研究加深和拓广了以临界现象的理解.首先简单综述了临界动力学系统早期演化的基础理论和计
该文将有源约束层阻尼(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简称ACLD)处理的概念引到结构声控制(分为结构声辐射控制和结构声传入控制)的研究中.在文中,评论了有源结构声的智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