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及其尺度效应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ang198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地处长江上游,属土壤侵蚀强度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作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一直是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因此,研究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状况对与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分形理论和RUSLE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从不同景观尺度上探讨了库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分形特征,以及从不同尺度DEM研究了RUSLE模型中LS因子的变化规律,以便揭示了库区土壤侵蚀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定性研究分析表明,从2000到2009年,三峡库区微度侵蚀类型面积所占比例都大于50%,而且年呈大幅度增加,而轻度以上土壤侵蚀类型面积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类型空间结构复杂度减小,而中度以上侵蚀类型空间结构复杂度呈现增加趋势。剧烈侵蚀类型的斑块镶嵌结构稳定性均高于其他侵蚀类型,稳定性指数在2000和2009年分别为0.4892和0.4636。(2)从定量估测结果看,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为18359.43×104 t·a-1,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185.28t·km-2·a-1,属于中度侵蚀,微度和轻度侵蚀类型约占库区总面积的63.93%。(3)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土壤侵蚀类型在垂直梯度上无明显线性特征,中度以上侵蚀类型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的500-1500m高程带上;随着坡度增加,土壤侵蚀强度显著增大,其中,中度、强烈和极强烈侵蚀主要集中在大于15°的坡地上,绝大部分剧烈侵蚀发生在>35°急坡、险坡;而坡向对库区土壤侵蚀的影响没有坡度那么明显,阴坡的土壤侵蚀量要稍大于阳坡,其侵蚀量占库区总侵蚀量的56.63%。(4)在景观水平上,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的分维数D值随高程增加而迅速减少,稳定性指数SI随高程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而在斑块水平上,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景观与高程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而强烈以上侵蚀强度景观的D值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小,SI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而从2000年到2009年变化来看,微度侵蚀景观和轻度侵蚀景观的SI基本呈减小趋势,而中度以上强度侵蚀景观在较低海拔上,SI基本呈减小趋势,在较高海拔上,SI呈增大趋势。(5)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因子S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均呈现递减趋势,坡长因子L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均出现线性增加趋势。而LS因子值根据不同的地貌形态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高山地貌的巴东县LS因子的最大值和平均值总体呈现线性增加趋势,而丘陵地貌的长寿县LS因子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呈现线性减小趋势。
其他文献
有的孩子入读小学后,功课一直跟不上,家长就认为是孩子不用功、不专心,其实这可能是孩子的学习障碍造成的.孩子的学习障碍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因为有的孩子的能力从零岁开始
中国的父母处境十分尴尬,把自己全部的爱都浓缩在为儿女铺设的成才道路上,总是费力不讨好。儿女没有长大,两代人的关系已经势不两立。最近就成长与成才的关系,访问了几位有大
何时开始性教育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应该在他们第一次初潮之前,现在的孩子发育期普遍提前一至两年,所以最佳开始时间应该是小学二年
都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美国人对孩子的宽容,似乎也很出名。同事携幼子来美上小学,行前有邻居对孩子说:这下你舒服了,据说美国学校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上学没两天,同事
专项练习课要让学生不仅会做“一道题”,更能自主沟通“一类题”.面对茫茫题海,教师需要聚焦题目之间的联系(结构),有序展开从知识基础到实际应用再到内容综合、从封闭到开放
冀北山地位于河北省北部,属于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地带和北方农牧交错区域,土地退化严重,水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冀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对区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及改善生态环境
牡丹引种到哈尔滨属于非地带性植物资源应用,西北品种群紫斑牡丹和中原地带的中原牡丹品种群经过保护能够越冬,可以满足哈尔滨早春花卉景观的需求,且根据中国公众投票牡丹排
主题拓展课要以一定的主题为线索统领全课,通过适当的联系和变化,引导学生不断开阔视野、丰富认识、把握本质,逐步完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维,积淀数学素养.《多变的圆柱体》
整理反思课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和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为此,需要引导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沟通内在联系,
文章介绍了开放式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若干看法和认识。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open control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