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率疏浚泥堆场颗粒分选试验与模型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吹填中高含水率疏浚泥颗粒水力分选现象显著,导致吹填结束后堆场内疏浚泥土性分布不均,吹填口附近疏浚泥工程性质良好,退水口附近富集细颗粒、排水固结缓慢、工程性质极差,从而极大地影响堆场优化设计和疏浚泥处理。本文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三个疏浚泥堆场开展现场试验,分析堆场疏浚泥颗粒分选规律,并基于泥沙运动力学和高含沙水流运动学的理论基础,建立适用于粘性土堆场的宾汉体颗粒分选计算模型和适用于砂性土堆场的牛顿体颗粒分选计算模型,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对三个堆场开展现场调查,收集原泥的工勘数据、疏浚方式和堆场布置等信息,对堆场内不同位置、深度的疏浚泥进行取样,开展疏浚泥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含水率和强度试验,分析疏浚泥颗粒粒度、界限含水率、含水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堆场疏浚泥土性进行分类。  (2)疏浚泥颗粒分选与颗粒的相对运动有关,原泥颗粒组成不同发生明显相对运动的颗粒的界限粒径不同,为此根据颗分试验结果将粘性土堆场疏浚泥分为d<0.005mm、0.005mm~0.01mm和d>0.01mm三个粒组,将砂性土堆场疏浚泥分为d<0.075mm和d>0.075mm两个粒组,分析各粒组颗粒含量、相对含量沿程变化规律,明确颗粒的相对运动是造成疏浚泥颗粒分选的本质原因。  (3)定义分选系数和偏离系数分别用于定量评价堆场疏浚泥颗粒分选的显著程度和堆场疏浚泥颗粒组成与原泥的偏离程度,明确原泥颗粒组成对颗粒分选的影响,为分选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参数。  (4)基于泥沙运动力学和高含沙水流运动学的理论基础,对疏浚泥流体类型进行划分,并对堆场疏浚泥颗粒分选机理进行探讨。  (5)基于高含沙水流两相流模型的理论基础,利用质量守恒方程、泥浆的本构方程和河床切应力方程等,考虑疏浚泥初始状态、吹填速率和边界条件的影响,建立适用于粘性土堆场的宾汉体颗粒分选计算模型。  (6)借鉴泥沙运动学中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考虑颗粒分选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吹填实际工况,利用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输沙方程和悬移质级配方程等建立适用于砂性土堆场的牛顿体颗粒分选计算模型。  (7)利用现场试验数据对分选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模型分析原泥颗粒组成、初始含水率和吹填速率对疏浚泥颗粒分选的影响,并对模型的工程应用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该文依托广东省新台高速公路软基处理项目,将CFG桩复合地基引入高速公路特殊路段的软基处理;在前人对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体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检测评定是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评定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尤其是施工阶段的检测评定,国家尚无标准,主要是参照相关和相近标准进行。
本文用梁—颗粒模型BPM(Bem-ParticleModel)对脆性无序介质的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梁—颗粒模型BPM是在离散单元法基础上,结合有限单元法中的梁模型提出的
碳纤维由于具有轻质高强等诸多优点,随着碳纤维制造技术的突破与成本的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业的应用已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采用碳纤维制作结构构件,可以实现传统建筑
该文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空间异形柱框轻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研究采用该体系的整体结构抵抗既定烈度地震作用的能力,主要内容如下:与矩形柱相比,异形柱
该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建筑物火灾模化中区域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对在建立区域模型中要考虑的各个分过程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对火灾中的可燃物的燃烧过程以及室内火灾传热
  本论文以索膜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对其进行了静、动力特性计算和分析,同时又将矩阵摄动理论应用到索膜结构的非线性自振特性和随机结构参数的动力响
钢框架是一种抗震性能非常好的结构,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多高层建筑.但1994年美国的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日本的Kobe地震中,大量的钢框架节点发生了脆性破坏,于是欧美国家展开
近年来,随着建设活动的日益增多,水平承载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水平承载桩的计算宽度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研究计算宽度就是研究桩岩共同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计算宽
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轨道结构一般包括轨道、轨道扣件、枕木、碎石垫层。而列车运行时,车轮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