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造成损失研制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洪涝、干焊、台风、风暴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及森林火灾等多种灾害发生频度高,分布范围广,因而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大重大损失.开展自然灾害的研究,大力加强减灾工作,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灾减灾已被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重要议题.自然灾害区划,是按照自然灾害在时间上的演替和空间上的颁规律,对其空间范围进行区域划分的过程.自然灾害区划的结晶要是反映区域自然灾害异性和一致性的图件和相关说明.要正下而上进行自然灾害区划工作,首先要确定农业自然灾害的基本单元.基于现阶段全国性资料获取的可能性,该文运用1:400万全国地貌类图和土壤类型图,对二者进行窨叠加(Overlay)处理,得到地貌+土壤的复合图斑,然后进行细小斑快的合并处理,得到全国范围的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制图最小图斑.由地貌类型和土壤类型复合得到的图斑可以反映区域农业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方面的差异,可将其称为农业自然灾害系统之孕灾环境基本单元.将基于县级行政界线的农业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有条件地转换到这些基本单元上,赋予它们以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的信息,使之成为反遇区域农业自然灾害空间分异的基本单元,即农业自然灾害类型图.该文在计算机和GIS软件支持下,编制人机交互的界面程序,用于准确地完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综合集成工作.在全国1445个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基本单元的基础上,该文将全国陆地划分成6个自然灾害大区、23个自然灾害区(亚区)和110个农业自然灾害小区.6个自然灾害大区从东至西,由北向南依次为:海洋区(Ⅰ)、东部沿海区(Ⅱ)、东部区(Ⅲ)、中部区(Ⅳ)、西北部(Ⅴ)、青藏区(Ⅵ).方案认为,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东西分异的格局.可中国分为东部大区和西部大区.东部大区人口密集,农业活动强度大,承受的自然灾害及造成影响和损失的程度比西部要高得多.东部大区可以根据自然灾害类型和造成损失的差异分为沿海区、东部区和中部区.西部大区可以分为西北区和青藏区.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选取了祁连山东段北麓武威黄羊镇南一个199m厚的黄土剖面(沙沟剖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根据古地磁年代和沉积速率计算出剖面底部的年龄约为835Ka。选取了碳酸
黄土高原地区大范围强烈地表侵蚀导致耕地减少、土壤表层养分流失,并引起主要河流的大量泥沙沉积.该研究就是依靠GIS技术,以三个专业模型,即土壤侵蚀模型、生产潜 力模型和经
该项研究"绥德县可持续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SARD)",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途径与机制"的典型案例研究,该研究的主要进展和结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物流业已成为大中城市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物流基地的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的新的增长点显示出强大的生
该文针对天津市大港地区过去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景观风貌和生活环境的塑造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整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布局等问题,运用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现代城市规划理
小江是国际上著名的泥石流活动地区,泥石流类型多样暴发频繁,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对这一地区泥石流形成背景、分布规律、活动特征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使用高分辨率SPOT-5影像为基础数据源,以地形图、国土二调图、实地调查等为基础,对高分辨率SPOT-5(2.5m)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得到室内区划小班,再逐小班调查得到2011年的林地现状
土地利用动态研究是全球 变化研究的核心,是涉及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的研究项目.该文以系统论、持续发展论为指导,对呼伦贝尔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
该论文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兼收环境科学、人口科学、建筑学、系统科学和哲学等不同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世界城市化过程为研究背景,总结并提出了城市化的
该文以灰学理论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对当今现有的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做了总结和评析.指出了其理论的局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了旅游资源评价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