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18年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9.58%。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市化水平提高本身不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城市化进程给人们带来幸福感才是城市化的根本目的。在城市化过程中,我国是继续向大城市发展还是应该逐渐分散发展中小型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对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可以为该选择提供证据支持。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从负外部效应和正外部效应两个角度分析了城市规模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发现环境污染和公共服务是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城市宏观数据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先从城市规模扩张带来负外部效应的角度,将环境污染作为代理变量,对城市规模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再从城市规模扩张带来正外部效应的角度,将公共服务作为代理变量,对城市规模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1)城市规模在总体上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城市规模是否会提升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由负外部效应和正外部效应共同决定。(2)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环境污染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由于存在“城市规模门槛”效应,北京、重庆等城市随着规模的扩张,正外部效应凸显,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随之降低。对于其他城市而言,环境污染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3)提供公共服务需要一定成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未必能够提升所有城市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由于存在“城市规模门槛”效应,大城市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随着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而提升,而中小城市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却随着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城市规模与公共服务对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显著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但对高收入群体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物联网核心部分,具有自动识别、读取信息迅速、信息存储量大、成本较低等优点。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基础核心技术之一,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在民用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容易受到形变、平面内外旋转等目标自身因素
中医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几千年来防病治病经验的结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来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让中医得到更好的传承,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信
反垄断法是我国经济法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屏障。反垄断法关于农业产业的除外制度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合理健康的发展,在避免不合理竞争的前提下去规制过度竞争所带来的产业不良发展,保障国家第一产业良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及相关产业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健全公正的市场机制、减小行业风险以及提高产业运行效率等。反垄断法及其除外制度在农业产业方面的合理应
模型预测控制(MPC)是在各种工业领域应用范围很广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MPC控制器运行正常并保持良好的控制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工业实践中,MPC在投用初期由于控
专利默示许可是指在一定情形下,专利权人以其非明确许可的默示行为,让被控侵权人产生了允许使用其专利的合理信赖,从而成立的专利许可形态。专利默示许可本质上是默示许可合同的一种形式。可以将专利默示许可归纳为:基于技术标准、技术推广、产品修理、先前使用、原有协议、违约行为、平行进口、产品销售等不同情形而产生的专利默示许可。本文所说的基于销售产生专利默示许可即基于产品销售而产生的专利默示许可,具体是指专利权
近几年,随着车联网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升智慧城市的车辆安全性,搭载到越来越多的车辆上。在实际道路环境上,后端碰撞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效的后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就当前来说,中国社会的大量失独家庭就是这一政策所导致的问题之一。失独夫妇的年龄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功放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模块。功放的平稳运行将决定系统平台的质量。其中功放是通信系统中消耗能量最多的元件,功放的能效大小体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和减少能耗与排放,需要确保过程安全、稳定地运行,其中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过程故障和报警泛滥是造成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