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必然渗透——罗伯特·沃伦的自我认知哲学观与文学创作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体部分被分为四章,其中每一章分别构成沃伦自我认知哲学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言部分围绕沃伦作品中对自我认知的寻求这一核心主题对国内外的沃伦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明确以往的沃伦研究在哪些领域开展到何种程度,在哪些领域中尚存有空白,这些研究成果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给予本论文研究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第一章具体阐述了沃伦的“生之必然渗透”哲学观的理论来源及核心内容。第一节简要追溯了沃伦思想体系的理论和文化渊源。徘徊于各种大量涌入的思想流派之间,沃伦一直在努力寻求一个折中理论,使处于自我分裂中的当代人重建与其内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他对自己艺术独立性的坚守赋予他一个富有批判性的头脑,使他对任何现成理论都持一种怀疑态度,从而能够辩证地从每一个哲学流派中汲取营养成分,将其自我认知哲学打造成为一个集各种传统和现代思想流派之长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农主义、基督教等南方文化遗产,还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西方主要文学流派,奥古斯丁、威廉·詹姆斯和亨利·柏格森的思想传统等。本章中沃伦的哲学折中主义成为理解其渗透哲学观的一块试金石。第二节详细阐述了沃伦的“生之必然渗透”哲学观及其在沃伦诗歌中的具体体现,这在本摘要的前半部分已做出清晰论述。这部分论述主要建立在沃伦的《知识与人的意象》和《民主与诗歌》这两篇文章之上,沃伦在其中提出的主要美学和哲学思想成为构建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石。 第三节指出在沃伦作品中自我寻求的艰难历程及其动态特征。沃伦认为完整自我的创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肯定的对话过程,一种自我与周围世界的不断谈判妥协,一个在寻求生之平衡中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永恒辩证过程。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沃伦渗透哲学观的时间维度——自我在时间上发展演变的延续性。虽然沃伦的时间概念和历史观在过去已被充分探讨,本章将其纳入沃伦的渗透哲学观的整体视野,从一个全新角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视。第一节聚焦于沃伦的独特的时间概念。沃伦的时间观从根本上与柏格森的时间绵延论是一脉相承的,它相对于物理学或数学上可机械测量的空间概念而言,是一种心理时间观。在这里,时间不再是由可测量的、孤立的时间单位组成的抽象概念,而是一条不可分割的、不断流动的时间之流,其中过去、现在和将来互相渗透、紧密相连。但是工业社会不仅削弱了人类劳动的尊严,同时还将现代人与过去残酷割裂开来,使现代人陷入时间的破碎中,失落了完整自我。沃伦在其作品中指出重建时间的延续性在构建完整身份中的必要性,并强调过去的重要作用,因为他坚信现在的意义存在于过去之中,否定了过去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时间的这一渗透属性使个体意识到自我是生活和历史潮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沃伦的时间观可追溯到西方以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为代表的伟大思想传统,在近代则以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和亨利·柏格森为代表,这派哲学家们驳斥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爱因斯坦的客观物理时间观,将时间解释为一种主观时间,他们认为时间不存在于物理的或物质的现实之中,而是作为人类心灵对现实理解的结果存在于人们心理之中。这种更贴近人类生活和心灵属性的心理时间观为沃伦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生命力和诗学内涵。本节具体分析了沃伦的渗透时间观与柏格森的生命“直觉主义”和“绵延”本体论在揭示世界本质上的根本一致性。 第二节致力于探讨建立在沃伦的渗透时间观之上的历史观。从其重农主义立场出发,沃伦认为历史是一个完整、持续的过程,一个在时间维度上永恒展开的系统运动,人是历史的产物,生活在时间的延展之中,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历史,历史决定着他的现在和将来。历史是一座蕴含丰富、取之不竭的宝藏,人们可从中获取其身份、建立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关系。鉴于时间的连续性和动态特征,人不可能重回过去和重写历史,因此,沃伦坚信个人只有承认并接受他内在的邪恶、堕落以及过去的罪过,方能重返他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沃伦的历史哲学观告诉我们:人欲创建完整自我必须接受历史,连同其光荣与耻辱,接受人自身局限与不完美,人之内在罪恶与堕落,并以负责的态度生活在现在和未来。沃伦沧桑厚重的历史感弥漫在其小说和诗歌之中,并赋予其文学创作一种罕见的哲学深度。第三节以沃伦的经典小说《国王的人马》为例,深入分析了沃伦的渗透时间概念和历史观在其文学作品具体体现。 第三章力图对沃伦的渗透哲学观进行空间维度上的解构,这是通过对存在于自我内外双重世界中的分裂现象的审视来进行的。 第四章关注的焦点是沃伦渗透哲学观的道德维度。在《民主与诗歌》中沃伦通过将自我的两个本质属性界定为延续性和责任感,从而将社会中的个人视为一个既会犯错又能负起责任的道德实体。事实上,沃伦试图通过其渗透时间观和蛛网理论传达出的一个信息就是:个体欲创建完整自我必须负责任地生活。在努力为人类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道德标准时,沃伦在《知识与人的意象》一文中指出,个体在“生之渗透”中最终获得的是“道德的成长”,而获取道德成长的途径则是通过“对爱与法的发现,爱通过孤立,法通过反叛”。从其渗透哲学观出发,沃伦认为个体只有直面并勇于承担起责任,才能从对过去和世界的深重负疚感中解脱出来。作为作家终其一生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不懈探讨和思考的结果,沃伦的道德观是针对当代社会中自然主义对完整自我的威胁做出的一种人文主义回应。 通过对沃伦自我认知哲学观的系统研究,本论文旨在表明:在沃伦作品中探讨的各种哲学问题都被有机地统一到沃伦哲学观的整体框架中,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一个侧面。同时,本文还指出,沃伦的自我认知哲学观虽然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但同时又极富弹性和动态特质,它摈弃了沃伦一向强烈反对的那种“单一答案体系”的僵化性。沃伦的渗透哲学观贯穿于其文学创作之中,使其作品能够反映出人类最本真、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并赋予其作品强大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总之,沃伦力图通过其渗透哲学观向读者展示出当代人的生存基本状态,并力图在一个高度统一的哲学框架下,在兼顾到人类经历繁杂性的前提下,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可能的解决途径。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本文避开了传统的从现成的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入手来研究作家及其作品的方法,以沃伦作品中的“自我认知”核心主题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将沃伦的作品置入其自我认知哲学观的整体框架下展开系统地研究。本文用沃伦提出的“生之必然渗透”理论高度概括了其自我认知哲学观,并从时间、空间和道德这三重哲学维度入手,将沃伦作品中探讨的各种哲学问题统一到其自我认知哲学体系中来。 其次,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站在沃伦自我认知哲学观这一理论制高点,从其渗透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沃伦作品展开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对沃伦自我认知哲学的三重哲学维度进行了重新解读,以揭示出其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内在统一性。在探讨沃伦的历史观时,本文分析了沃伦的渗透理论在其时间概念中的体现,指出过去、现在、将来相互包含互渗的辩证关系,并追溯了这一心理时间观与西方哲学思想之间的理论渊源。在分析自我与其生存世界之间的空间互联性时,本文运用沃伦的“蜘蛛网”理论,从崭新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人与社会以及自我内部诸如理想与现实、天真与经验这些亘古常新的矛盾冲突,并对由这些冲突造成的自我分裂提供了全新的解决途径。在论及沃伦的道德观时,本文不仅深入分析了沃伦的双重道德标准“爱”与“法”在沃伦作品中分别呈现的多重内涵,还从渗透角度进一步探讨了“爱与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指出保持二者之间的渗透平衡关系对于构建完整自我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论文的篇幅所限以及沃伦自我认知哲学体系广泛包容性,笔者在文中只能在其三个哲学维度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侧面进行系统探讨,而无法穷尽沃伦自我认知哲学观的每一个侧面,包括父子间的血缘渗透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渗透统一关系、困扰南方多年的种族渗透关系等。由于这些哲学侧面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同等重要性,在研究沃伦作品时也应给予同等的批评关注。笔者将在今后的沃伦研究中对以上哲学侧面继续展开深入研究,以揭示出沃伦思想艺术的永恒魅力。最后,笔者诚挚希望在本文中做出的所有努力能够为未来的沃伦研究拓展出新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空间。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沃伦“生之必然渗透”哲学观中蕴含的和谐思想对当下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生的我国人民亦有着厚重的启迪意义。沃伦的自我哲学观不仅传承了贯穿西方文明史的两条思想主线之一的人文主义思想(另一条是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的个人主义),也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一套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体系支撑,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介子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结构上过渡性的语言,以母语为出发点,不断发展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中介语理论为研究学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位于平湖市东部,毗邻上海市金山区,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辖16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1853人。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0.6亿元,财政收入1.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88元
对于外语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言能力的提高。词汇学习非常重要,也一直困扰着很多的外语学习者。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学习词汇”即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
自从Susan.Bassnett提出翻译上的“文化转向”理论后,越来越多的翻译家歼始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对译者来说“他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这是因为翻译时“他处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针对直线永磁游标电机这一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广义逆内模控制的方法.在证明其数学模型存在广义逆的基础上,通过支持向量机来辨识原系统的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9·11小说”一直是现当代批评家与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克莱尔·梅苏德的新作,《皇帝的孩子》摆脱了“9·11小说”创伤叙事的窠臼,展现了美国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既是对语言的翻译,也是对文化的翻译。唐诗中的语言,包括其中的时间指示语,也是融合了传统文化的语言。对唐诗中时间指示语的翻译,也就要涉及到文化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