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锌粉尘,这些粉尘根据锌含量的不同被分为低锌粉尘、中低锌粉尘、中锌粉尘、中高锌粉尘和高锌粉尘。粉尘中大量的锌元素以铁酸锌的形式存在,目前的处理工艺通常是破坏铁酸锌的结构来回收铁酸锌的锌和铁,能源消耗比较大。而铁酸锌作为一种正尖晶石金属氧化物,在防锈材料、气敏材料、高温煤气脱硫剂及染料废水处理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选取唐山某企业含锌粉尘和邯郸某企业含锌粉尘来作为研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8741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锌粉尘,这些粉尘根据锌含量的不同被分为低锌粉尘、中低锌粉尘、中锌粉尘、中高锌粉尘和高锌粉尘。粉尘中大量的锌元素以铁酸锌的形式存在,目前的处理工艺通常是破坏铁酸锌的结构来回收铁酸锌的锌和铁,能源消耗比较大。而铁酸锌作为一种正尖晶石金属氧化物,在防锈材料、气敏材料、高温煤气脱硫剂及染料废水处理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选取唐山某企业含锌粉尘和邯郸某企业含锌粉尘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粉尘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和物相组成等特征,对两种粉尘进行筛分处理,用磁选的方式对筛分后粉尘中的铁酸锌进行富集。可以得出两种含锌粉尘中锌元素的存在形式为铁酸锌,且通过筛分后铁酸锌集中分布在粒径为48μm以下的含锌粉尘中,当控制磁场强度为120m T的时候,对铁酸锌的富集程度最好。对两种含锌粉尘中的杂质进行浸出,结合热力学分析,探究杂质浸出的最优条件,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初始酸浓度、液固比和搅拌速度对杂质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的酸浸实验中,Ca CO3的浸出率为97%,Fe2O3的浸出率为57%,酸浸后唐山某企业含锌粉尘和邯郸某企业含锌粉尘中Zn Fe2O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28%和84.75%。根据浸出结果对Ca CO3和Fe2O3的动力学浸出过程进行分析,两种杂质的浸出过程都属于内扩散控制反应模型。图46幅;表17个;参64篇。
其他文献
岩石破裂变形会产生多种物理效应,引起如声发射、红外辐射、应变等物理量的变化。基于“岩石破裂损伤与多物理场信息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学术思想,从微裂纹扩展、贯通导致岩石变形破坏的本质出发,以岩石破坏过程能量转化为主线,以岩石破裂事件为焦点,综合声发射、热红外和全场应变技术等多种监测手段,对岩石破裂失稳过程多物理场演化规律、时空前兆特征、多物理场信息联合预警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分析了
作为锌冶金中的有害物质ZnFe2O4,需要破坏其晶体结构才能够回收其中的锌和铁,工业上主要的处理方法大都存在着能耗高、污染大、工艺流程复杂以及残渣处理难度大等弊端。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ZnFe2O4处理方法,即利用熔盐电脱氧法对ZnFe2O4进行锌铁分离,来直接获得锌和铁单质,并对ZnFe2O4的电化学还原机理进行研究。对ZnFe2O4的电解行为进行热力学分析,判断其还原过程为:ZnFe2O4→F
随着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高强焊丝在船舶等大型焊接结构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盘条表面褶皱的出现会影响后续焊接质量。以ER70S-6钢盘条为研究对象,表征了其粗轧褶皱位置及遗传规律。通过ABAQUS进行模拟,探究了粗轧褶皱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采用工业试验验证了轧件尺寸和摩擦系数对粗轧褶皱和盘条表面质量的影响。ER70S-6焊丝钢表面褶皱是在粗轧阶段产生的,褶皱产生于轧件与辊缝约呈45°的位置。该缺
以低温取向硅钢不同的轧制工艺为主要研究重点,对常化板进行不同压下率的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经850℃、5min退火后,得出以下结论:抑制剂含量不同、种类不同,会严重影响热轧板和常化板组织梯度以及晶粒尺寸大小。实验证明含Nb量为0.045%的取向硅钢的常化板组织更加均匀、细小。在一次冷轧工艺中,当压下率为88%时,组织内部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位错相互缠绕、储存很大的能量。随着压下率不断增大,γ线织构强
针对含砷金精矿传统氰化浸出工艺存在金包裹严重、氰根离子消耗量大、金浸出率不高,同时对生态环境危害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含砷金精矿的中性焙烧-自浸出工艺,即在中性气氛下焙烧含砷金精矿,使硫化矿物中的硫以单质形式产出,而砷以单质砷或砷硫化物的形式脱除,并使用生成的单质硫合成石硫合剂,浸出焙砂中的金,实现金的非氰自浸出。通过中性焙烧热力学分析可知,毒砂在300℃时可发生热分解生成单质砷,黄铁矿在746.06
流态化技术炼铁工艺具有反应高效、能处理粉料等优点,但是,在流化还原过程中铁矿粉往往在远低于其熔化温度下发生黏结失流,导致正常运行的流化床受到破坏。黏结失流是流化床工艺应用的一个重要瓶颈。产生黏结失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铁晶须的形成。针对此问题,采用对氧化铁进行碳包覆的方法,研究抑制氧化铁还原过程中铁晶须的生长机理。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两种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铁,球状纳米氧化铁和棒状纳米氧化铁。其次
含钛钢中的Ti容易与保护渣中的SiO2反应生成TiO2等高熔点化合物,恶化保护渣性能,严重影响铸坯表面质量。研究含钛高强焊丝钢保护渣冶金特性对于解决铸坯表面质量至关重要。首先利用Fact Sage热力学软件对不同钛含量高强焊丝钢典型钢种A、B、C进行凝固特性分析,针对包晶钢A、B和钢渣界面反应剧烈的C钢分别设计了CaO-SiO2-Na2O和CaO-Al2O3渣系。利用相图计算并分别确定渣系的主要组
Fe-Mn-Al-C系轻质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良好的强塑性配合的合金材料,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Fe-Mn-Al-C系轻质钢广泛应用于汽车结构材料,从而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为弥补汽车用Fe-Mn-Al-C系轻质钢在合金化方面的研究空白,设计制备了Nb含量分别为0.3%与0.5%的两种高锰FeMn-Al-C-Nb系奥氏体轻质钢,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冶炼后对其进行了变形及热处理,对
钢铁企业的原燃料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重大,原燃料进厂的检验结果直接用于结算和生产指导,其检验准确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对企业日常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近几年散装物料取样、制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全自动、无人化的取样、制样系统成为钢铁企业原燃料取制样领域主要的发展趋势。结合首钢京唐公司原料取制样系统现状及煤炭、铁矿石、非金属矿的相关国家标准,对煤、铁矿石、非金属矿的自动
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冶金行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研究取得了新发展。收集了承钢4#高炉的历史实际生产数据,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优化数据的质量。将预处理数据进行编辑和存储,建立科学、通用的数据库。在高炉状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绘制了铁水钒含量与高炉提钒率的分布曲线。通过不同的趋势变化图分析数据参数间的影响关系。采用皮尔逊、随机森林等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参数进行了特征筛选,保留相关性强的特征参数用于构建预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