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变化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地下水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与模拟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重要试点的沈乌灌域为研究对象,采取区域布井的监测方式,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质统计学理论,研究灌域大尺度和不同生态景观小尺度条件下,节水改造前后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空间变异性和时空分布规律。选取自然和人为因素通过灰度关联法明晰影响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地下水埋深分别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变量CAR模型、灰色GM(1,1)残差模型、一次指数平滑模型和ARIMA(1,1,1)模型,为长系列地下水埋深预测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灌域整体地下水埋深年均为2.770m,呈逐年增大趋势,由节水改造前2.646m增大到2.835m。矿化度年均为2389.071mg/L,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由改造前2568.349mg/L增大到2671.433mg/L。地下水埋深的块金系数由改造前44.692%的中等相关性转为改造后16.084%的强空间相关性。地下水矿化度的块金系数由改造前42.778%增加到改造后44.577%,均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改造初期对地下水盐化作用影响较大。(2)灌域地下水埋深空间格局呈局部漏斗状分布,埋深区间1~2m面积比例为7%,2~3m面积比例最大为51%,3~4m面积比例36%,4~5m面积比例5%,大于5m面积比例为1%;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分布整体由东南-西北方向上呈高-低-高条带状分布,水质主要以微咸水为主,面积比例由改造前62.648%减少到58.051%。(3)沙荒区、盐碱区、渠道旁、林地旁地下水埋深均值分别为8.102m、1.588m、3.172m、2.860m,矿化度均值分别为925.22mg/L、1349.230mg/L、832.528mg/L、1010.362mg/L,湖泊旁地下水埋深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均值为3.204m,矿化度均值为1077.809mg/L。改造后较改造前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整体均有所增大。(4)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较大的前3个主导因素为地下水开采量、引黄水量和降水量,关联度分别为0.9982、0.9974、0.9966。(5)利用前3个地下水埋深主导因素对灌域多年埋深进行拟合,效果较优的模型为CAR模型和MLRM模型。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地下水开采量分别增加3%、5%和10%,且引黄水量相应减少3%、5%和10%时,应用CAR模型预测地下水埋深分别为1.945m、1.950m和1.960m。
其他文献
黑钙土是内蒙古兴安盟农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作为路基土时无法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当地常采用换填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换填方法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近一步导致当地黑钙土水土流失严重。本文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固结压缩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氮气吸附试验及超景深试验从宏观和细观的角度研究不同掺量的GGBS、PAM及其复合对黑钙土的固化效果;探究冻融循环作用对黑钙土、GGBS-PAM复合固化土力学
为了从分子水平解析木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因环境湿度变化导致的开裂变形问题,本文主要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holica Litv.)和杨木(Populus L.)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试样进行抽提处理,然后调控试样含水率,并借助XRD、FTIR、SEM、纳米压痕仪等现代测试手段和材料分析软件,观察含水率对木材微观结构、木材宏观力学性能以及细胞壁力学性能的影响来判断木
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之一,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高强度、稳定性好、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将纤维素纳米化是目前利用纤维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纳米化后可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能源环境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等方向。但纳米纤维素的催化性能及抗菌活性较弱,而纳米银颗粒(Ag NPs)作为纳米材料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抗菌剂,可增强纳米纤维素的抗菌活性及催化活性。本研究以纳米纤维素为载体,不使用任
苜蓿含有较多的胶体物质和较少的碳水化合物,不合适绿色储存,一般在干草中加工制成草块、草粉、草粒以及叶蛋白质的形式进行流通和保存。为了实现安全存储,必须对收获的苜蓿进行干燥处理。通常,不同的干燥方法使得苜蓿的品质和特性就会有所不同,对于市场消费者来说,不同品质干燥苜蓿的正确分类和识别仍存在着不少盲目性,以至于品质优良的不同品质干燥苜蓿难以快速推向商业市场,既影响到生产者的收益,又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是雌雄动物生殖能力的基础。研究表明,雌二醇(estradiol,E2)及其受体(estrogen nuclear receptors,ERs)在调控小鼠及人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有研究报道,低浓度雌激素通过ERs促进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对山羊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停滞维持作用。环腺苷酸(c
为研究半干旱沙丘与草甸不同景观带内植被冠层处大气、植被叶片、土壤系统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各种影响因子的响应,本文以半流动沙丘差巴嘎蒿、草甸玉米和芦苇、半流动半固定沙丘小叶锦鸡儿和黄柳5种典型植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进行测试分析,对比每种植被碳含量和δ13C值在生长季内的变化、持续干旱和连续降雨对其的影响,并使用气象站和其他测量的气象、土壤环境因子指标,探明各植被稳定碳同位素的
传统的竹材防霉剂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且药效易流失,林产工业迫切地需求一种绿色无毒、广谱长效的竹材防霉剂。中草药中的许多成分在抑制微生物方面具有极好的功效和环保价值,与纳米TiO2复合可改善其缓释、抗流失性能,同时赋予竹材更多的功能性,有望代替含铜、铬、砷等的化学防霉剂。1、以5种有机溶剂对延胡索进行索氏提取,以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的混合霉菌为目标菌种进行防霉测试,确定延胡索乙醇提取物防霉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北方阻止来自中亚草原和西部沙尘侵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近几年,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种植了大量的抗旱型乔木、灌木丛及各类牧草,在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两种典型人工种植植被青杨树与黄柳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多元线性混合模型与贝叶斯模型,分析植被在不同季节与不同生长期的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规律,并结合研究区多年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与气象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现灌溉水利用程度的数值。通过测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可了解当年区域用水管理和节水改造水平。本论文以西藏昌都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四年的实测数据与灌区信息分析,测算了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对2016-2020年昌都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为昌都市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因为昌都市灌区
内蒙古沿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盐渍化是制约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排水排盐技术是防治盐碱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灌区内田间明沟塌坡严重,造成排水不畅,暗管排水技术的应用已成趋势。而且暗管排水是自治区实行“改盐增草兴牧”战略重要手段之一,暗管改良盐碱地势在必行。但不同盐碱化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不尽相同,暗管布置后的土壤改良效果未知。所以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及鄂尔多斯南岸的4个典型暗管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