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剂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直接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SM-5分子筛具有很高的热和水热稳定性、良好的耐酸性和很好的择形选择性,广泛用作离子交换剂、吸附剂、催化剂等。但是,工业上ZSM-5分子筛在应用之前需要添加粘结剂(硅溶胶、偏高岭土以及铝胶等)成型。粘结剂的引入会降低催化剂的有效活性组分,堵塞分子筛孔道以及引进副反应等,一般成型分子筛的催化活性只有粉末状分子筛的60%左右。传统ZSM-5分子筛属于一种微孔分子筛,引入多级孔可以降低大分子扩散阻力,提高晶内扩散速率以及积碳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和吸附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无粘结剂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直接合成及其在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采取气相转化(VPT)法,直接将成型前驱体转化为无粘结剂多级孔ZSM-5分子筛。首先,将晶化温度定为160℃,探究晶化时间对无粘结剂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直接合成及其在MTP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2天能够得到完整的MFI结构,VPT法晶化属于一种完全静态晶化过程,其中无定型物转化为晶体时释放的空间形成晶体内部少量介孔;随着晶化时间延长,碱蒸汽继续刻蚀分子筛晶体,使介孔体积增大,晶化5天得到最大值;强酸量和弱酸量分别随着晶化时间延长缓慢减小和增大;晶化5天合成的样品在催化MTP反应中具有最长的寿命。
  固定晶化时间,进一步探究晶化温度对无粘结剂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直接合成及其在MTP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0℃晶化不能形成MFI结构;140℃晶化获得不完整的MFI结构,在某个晶面存在缺陷;160℃及以上温度晶化能获得完整的MFI结构;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形成的聚集体由更少的大晶粒组成,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可能是晶体与碱蒸汽接触面积逐渐减小的原因,通过刻蚀获得的介孔体积逐渐减小;强酸和弱酸的酸量都随着晶化温度升高缓慢增加;在160℃晶化的样品在MTP反应中具有最佳催化性能。通过对失活后样品进行XRD测试,发现ZSM-5分子筛失活后仍具有完整的MFI结构,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可以通过再生重复使用。
其他文献
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强荧光性质的纳米探针在肿瘤的检测和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而荧光纳米粒子有着更好光稳定性与多功能性,在细胞成像及生物分子响应方面表现突出。本文制备了两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纳米粒子用于肿瘤细胞的检测和成像,分别为具有双重荧光性能的包覆纳米颗粒HA-Pha@F-NO2和通过紫外光聚合形成的交联纳米粒子HA-Ac-Pha-C。  其中HA-Pha@F-NO2的外层为透明质酸修饰的具有聚集
学位
苝酰亚胺(Perylene Diimide,PDI)及其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具有灵活的自组装能力。因此,苝酰亚胺类衍生物在液晶显示、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荧光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化学修饰可改变苝酰亚胺的能级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进而赋予其新的发光性质和非线性光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论文以3,4,9,10-苝四羧酸二酐为原料,首先在酰亚
苯二酚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医药、染料、农药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苯酚羟基化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苯二酚生产工艺,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大关注。金属掺杂MFI型分子筛(主要包括TS-1、Fe-ZSM-5等)在该反应中表现出优越的催化性能。本文合成了不同金属掺杂的MFI型分子筛,研究了不同金属掺杂在苯酚羟基化中的催化性能,并通过脱硅后处理法在分子筛中引入介孔,进一步地提高了样品在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近年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累积的硝酸根(NO3-)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同时,氨(NH3)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化工产品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制NH3工艺为Haber-Bosch法,但其存在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电催化硝酸盐使其在温和条件下还原转化成可回收的铵(NH4+)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复杂的八电子转移途径和析氢竞争反应降低了该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最近,氧空位被广泛用于提高电催化剂性能,但未有将富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人们在能源利用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可再生的生物质甲醇蒸汽重整反应制氢是工业制氢的重要手段,在缓解能源压力的同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铜基催化剂是甲醇蒸汽重整最常用的催化剂,然而其塔曼温度低容易烧结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对铜基催化剂结构和机理方面的探讨有助于获得产氢性能更优异的催化剂。在传统甲醇蒸汽重整反应中引入
纳滤作为高效、节能、环保的膜分离技术,已广泛用于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然而,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将不可避免地富集在膜表面,导致渗透通量下降、运行成本增加,膜污染已成为学界与工业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含氟材料是构筑低表面能表面(20-30 mJ m-2)的经典材料,对各类污染物均有优异的抵御能力,但其固有的双疏特性将增加膜表面疏水性、降低水通量,且其与基底或其他成膜组分间的作用力较弱,实现含氟组元的高效
聚乳酸(PLA)是一种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生物基塑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自然环境下能够降解等优点,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自身韧性差、耐热温度低的缺点严重地限制了聚乳酸在更广阔领域的应用。在良好相间相容和界面粘结力的前提条件下,与弹性体等性能互补的其它聚合物共混是制备高性能聚乳酸材料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以聚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ECO)作为PLA的绿色增韧剂,一方面在基于聚甲基丙
电催化CO2还原(CO2ER)为可再生燃料是平衡碳循环和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一步。目前,虽然实现了CO2ER为CO和多碳产物(C2+),但依然需要达到更高的效率和做更深入的机理研究。如何提高产物选择性,如何构建合适的模型催化剂以验证反应机理以及探究多碳产物的反应路径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面向CO2ER反应催化剂设计,以提高性能和探究反应机理为目标,开展了如下研究:提高CO法拉第效率(FE)的Pd
学位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是羧酸加氢体系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本文围绕Cu-Ni双金属催化剂在模型化合物乙酸加氢反应中的反应性能、催化作用机制和失活机理展开研究。  采用分步蒸氨法(SEAE)制备出高度分散的Cu-Ni双金属催化剂,首次用于乙酸加氢反应体系,并探究Ni助剂对铜基催化剂在乙酸加氢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当Ni含量为0.5wt.%时,获得接近100%乙酸转化率、90%乙醇选择性和优于铜硅催化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