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关中灌区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是关中灌区主要的轮作制度之一,推行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对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合理施氮会造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制约了农业的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合理施肥以及作物秸秆进入土壤后腐解和养分释放过程,对提高灌区养分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为0kg/hm~2、87.5kg/hm~2、175kg/hm~2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旱作农区,降水稀少,季节分配不均,成为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糜子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东北部,约占该地区粮食产量的1/6,在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地区糜子生产方式粗放,产量受到水分因素制约较大,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单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因此,提高田间的水分含量、田间的蓄水保墒效果,增加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对于提高糜子产量和农民
学位
苍耳七(Parnassia wightiana Wall)(又称鸡眼梅花草)是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苍耳七属(Parnassia,又称梅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陕西(大巴山)、甘肃(甘南),是陕西民间的一种常用中草药。本文对苍耳七黄酮化合物提取方案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考察了苍耳七不同溶剂组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总结了抗氧化活性与黄酮化合物含量以及种类的相关性。采用
学位
覆膜与传统的垄沟栽培技术相结合,通过集水、保墒、增温、保肥、抑制杂草、增加冠层空气流通量、降低株间温度等途径来改善农田小环境,协调水肥供应、提高小麦分蘖和成穗数、改善群体光合性能、促进个体生长及光合产物累积和转运,增加小麦产量。垄上覆膜、垄下集中施肥技术不仅能达到“氮肥后移”的目的,而且节省了劳动投入;同时还可避免旱作条件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适时适量追肥的问题。受单位播种面积影响,群体偏小
学位
水分不足和土壤肥力低下是限制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也是限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渭北旱塬当地农民传统施肥灌水仍存在水氮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有限的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以提高作物产量,并对土壤进行培肥,已成为提高当地农田生产力水平的关键。本研究主要针对以上问题,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在陕西省澄城县雷家洼乡
学位
生命活动中,遗传物质DNA从复制到转录,其表达的最终产物是蛋白质,蛋白质可直观地展现在研究者的面前,是生命活动的最终体现着,是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相互关系复杂生物学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功能可深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阐明生命过程的规律。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研究进展一直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目前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
学位
生物能源是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菊苣(Cichoriumintybus)是以菊粉果聚糖形式积累能量的一种多年生宿根菊科能源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同时作为一种替代能源植物也备受关注。菊科植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均居植物界首位,并具有大量的次生化感物质。植物化感在除草杀虫、植物保护、生态恢复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微观上,植物化感可用于解释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位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是影响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利用HMW-GS近等基因系研究HMW-GS的品质效应,可以消除遗传背景对结果的影响。因此,转育获得HMW-GS近等基因系便成为准确研究不同亚基(组合)品质效应的前提,而转育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跟踪检测目标HMW-GS是获得HMW-GS近等基因系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首先,以黄淮麦区6个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为轮回
学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我国常见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近年来随着对野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生产管理方式的落后,导致现有种质资源严重退化,药材质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疗效。雄性不育是植物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品种在很多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2002年舒志明等在田间发现了丹参雄性不育株,并命名
学位
小麦的粒型(粒长、粒宽和粒厚)和千粒重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学取得重大发展的今天,对QTL的定位、分离、克隆和利用已经成为作物遗传改良实践中一个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QTL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开发新的基因资源,也为目的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发掘控制小麦粒型和千粒重的主效基因是当前育种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小粒小麦中国春
学位
过去数十年,1BL/1RS易位材料的引进和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和适应性。虽然有研究表明1BL/1RS易位的抗性几乎全部消失而且对小麦品质有显著负向效应,但是目前仍在育种和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7DL.7Ag易位对提高小麦产量的正向效应引起了各国育种家的重视。为了研究1BL/1RS易位和7DL.7Ag易位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及遗传效应,本实验以豫农982(1BL/1RS易位)和whe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