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钼、钴硫化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存储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极材料的开发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推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目前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还存在充电速率低下与比容量不足的问题,所以对电极材料倍率性能和比容量的提升成为了锂离子电池开发的重中之重。过渡金属硫化物是一类具有较高理论比容量的化合物,并且其嵌锂电位较低,安全性能较好,但是其仍具有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较大、电导率低等缺点。本论文对钴和钼元素的硫化物进行研究,采用不同实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所得产物的锂离子存储性能。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以多巴胺为碳源在MXene纳米片上进行碳包覆,并将其作为基体,通过水热的方法在其表面生长Mo S2纳米片。当C@MXene含量为10%时电极材料具有最好的储锂性能,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097 m Ah·g-1的放电比容量,而电流密度增大为10.0 A·g-1时放电比容量为710 m Ah·g-1;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了160次循环测试之后其比容量由初期的975 m Ah·g-1升高为1260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129.2%。与磷酸铁锂材料匹配组装的全电池在0.1和10.0 A·g-1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5.6和56.8 m Ah·g-1。在合成ZIF-67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用锌元素代替一部分钴,合成了不同锌钴比例的ZIF材料,与MXene纳米片进行复合后经溶剂热法硫化制备锌钴硫化物/MXene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528 m Ah·g-1,在10.0 A·g-1的电流下比容量仍能保持为243 m Ah·g-1,并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为632 m Ah·g-1,为初始容量的127.1%。使用熔融的Li Cl和KCl对片状的Co-MOF在氮气氛中进行剥离,经硫化制备了钴硫化物粒子负载于超薄碳片的复合材料。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983 m Ah·g-1,在10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也能够保持483 m Ah·g-1的比容量,并且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循环后容量提升了42.5%。
其他文献
激光雷达以其工作频率高、波束窄、分辨率高、非接触测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和特点,在高精度距离测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激光雷达分为相干和非相干两种体制,对不同的应用和测量要求来说,这两种体制各有优缺点,并且可以相互补充。相干激光雷达探测灵敏度接近于量子噪声极限,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与直接探测相比需要较低的激光发射功率。但与相干探测雷达日渐精进的测速测距能力不匹配的是,其至今仍未发展出一种对目标的精确定
光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光学进行信号处理,是模拟信息处理的一种方法,完全不需要计算机处理的一种方式。其处理信号分为空域及时域两大处理方式,空域的光信息处理又被称为模拟光计算,时域的光信息处理又被成为全光信号处理。超表面器件是指由离散亚波长的单元结构组成的平面阵列器件,能够任意调控波前信息。两者结合具有压缩体积的优点,对于集成器件,光计算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本文主要对空域的光信息处理技术与超表面结
目前成功登陆并运行的火星车均为六轮独立驱动和主副摇臂的基本结构,六轮独立驱动既提供了冗余备份的作用,也带来了过驱动的问题,六轮如何协调轮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此背景,提出了采用激光雷达获取火星车周围三维点云信息来建立全局点云地图并实时感知火星车当前轮下地形,从而实现轮速协调的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根据三维点云信息来建立全局点云地图并实现轮下地形实时感知。本文首先介绍了机械式激光雷达及
在卫星光通信的整个过程中,捕获是建立链路的第一步,捕获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双方卫星是否能够建立通信链路。目前国际上所常采用的粗瞄螺旋扫描方式用于卫星与卫星之间建立通信链路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亟需一种更加适合两卫星通信终端的扫描方式来提高捕获概率,降低捕获时间,本文在典型粗瞄螺旋扫描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粗瞄-精瞄结合的复合扫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捕获方式,为卫星光通信扫描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空间光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常用的卫星通信方式是微波通信,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相比之下,卫星激光通信具有很多优点,在卫星通信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瞄准、捕获和跟踪技术,是卫星激光通信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在瞄准控制技术中,快速倾斜镜作为一个核心执行器件,起到重要作用。压电陶瓷是快速倾斜镜的驱动部件,由于其本身具有逆压电效应,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伸缩,从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信号被用在智能物联方面满足了多种市场需求,其中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也日益增多,如物流仓储系统对零件的定位及管理、灾难现场对人员的搜救、室内服务领域室内机器人的定位等,由于不同环境特点不同,环境复杂度以及定位精度需求也不尽相同。本课题面向公共展厅环境进行室内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的研究,在环境复杂度较高的情况下对人员进行高精度定位,在保持低成本、低功耗的前提下提高定位系统的
随着卫星光通信的迅速发展,以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为代表的掺铒光纤器件在太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由于太空环境十分恶劣且复杂多变,会对星上终端的器件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太空各种恶劣环境中,对掺铒光纤器件影响最大的是空间辐射环境,而空间辐射环境对掺铒光纤器件中的掺铒光纤(EDF)影响最大。空间辐射会造成掺铒光纤的辐射损耗,使光纤器件的性能变差,甚至可能对其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由远及近大距离范围下非合作目标的相对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是自主交会对接、空间在轨维护领域的难点问题,现阶段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方法存在探测距离近、实时性不佳等缺点。空间目标自身的进动、自旋、翻滚、振动等运动会对探测信号产生多普勒调制边带,为基于多普勒边带提取目标相对运动参数提供了可能,有望从中反演出非合作目标的速度、角速度、姿态角和尺寸等多维信息。近红外频段的相干探测激光雷达在探测灵敏度和精度上具有天然
空间动态网络作为地面网络的延伸,承载着扩大通信范围、提供更全面高效服务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到星上资源的限制,空间动态网络的传输性能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类业务传输需求,如何提升空间动态网络的数据传输容量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虽然对星上资源利用的优化方法很多,但是传统的传输路由方法已然无法在网络传输容量方面有较大的提升,而网络编码技术的出现为资源受限的空间动态网络容量提供了阶段性提升的契
自动驾驶测试技术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可靠性决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可靠性,目前自动驾驶测试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真实道路测试,另一种则为仿真测试。但是仿真测试的仿真数据具有真实度不高的问题,使用这类数据会导致自动驾驶性能上的降低。本文围绕提高自动驾驶仿真点云数据集真实度以及扩充数据集多样性展开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已有的路采点云数据集和虚拟点云数据集进行处理,重建合成大量真实度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