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改组选育高产L-乳酸耐酸耐温米根霉及特性表征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dj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耐酸耐温L-乳酸产生菌株。以课题组前期诱变选育得到的米根霉耐酸突变株mut-8,mut-19及耐温突变株mut-5为基因组改组的出发菌库,经两轮原生质体递进融合、筛选获得能够在38℃、减少中和剂添加量的发酵条件下生长良好且产酸量和强度都得到提高改组菌株,并对其中一株改组菌株F1-26的发酵性能进行初步研究。   通过对菌体原生质体制备影响因素试验,确定原生质体制备条件:选择菌龄18 h的米根霉种子培养菌液,采用蜗牛酶,纤维素酶及溶壁酶按1:1:1配比,1.5 mg/mL组合酶浓度,32℃、pH为6条件下酶解2 h;缓冲液为0.6 mol/LNaCl高渗液;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方式采用含有0.6 mol/LNaCl平板再生;可以得到原生质体制得数最高为2.74×106个/mL,再生率最高为6.8%。   分别制备mut-8、mut-19、mut-5原生质体,利用双亲灭活标记法进行标记,优化的灭活条件为:紫外照射180 s,50℃水浴热灭活6 min。原生质体融合后采用溴甲酚绿平板法初筛及发酵复筛,获得在添加40 g/L碳酸钙中和剂条件下产酸水平较高的耐酸融合菌株F1-26。对F1-26与两亲本株mut-8、mut-19进行对比试验得到:在发酵72 h时,L-乳酸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91.45 g/L、76.78 g/L、75.82 g/L,F1-26比两亲本株分别提高19.10%,20.62%;发酵42 h时,发酵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67 g/L·h,1.61 g/L·h,1.59 g/L·h;F1-26发酵终点时葡萄糖转化率达到76.21%,高于出发菌株mut-8的65.66%和mut-19的66.51%。对调节副产物乙醇的乙醇脱氢酶(ADH)而言,F1-26比两亲本株mut-8,mut-19ADH酶活分别降低32.33%,23.06%。调节目标产物的乳酸脱氢酶(LDH)酶活分别上升16.35%,57.52%。第二轮基因组改组耐温耐酸菌株F2-7发酵温度从原来的32℃提高到38℃,中和剂添加量从60 g/L减少到40 g/L,发酵产L-乳酸产量为86.80 g/L。连续传代培养与发酵结果表明该菌株具备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初步实现了选育目的。   对改组前后的菌株通过双向电泳及PDQuest软件进行蛋白质表达初步分析,表明改组后菌株在总蛋白表达及表达量与原始菌株相比差异上比较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以中国知网(CNKI)检索到的 349 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方法 使用 CiteSpace 软件绘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目的 探究给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际应用方法 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10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工作的主要人员,研究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为 201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先后涌现出各类血糖监测技术.其中的动态血糖监测(CGM)是一种新兴的血糖监测技术,可提供某一时间段内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尤其对血糖波动的评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现代医学对其认识不断深入,药物较多,疗效不一.近些年来,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不仅揭露了病症本质,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高血压也变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公众难题.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其中焦虑状态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药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认识以及作用靶点等等相关的文献报道,对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相关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进行梳理、提炼以及总结,进而发现应用中药对
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能使患者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不仅要进行饮食、运动以及用药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还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帮助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人们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识均发生者显著的转变,新形势下的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大学生属
多孔介质中耦合界面不稳定性的反应流体混合过程广泛存在于温室气体强化采油、二氧化碳埋存、生化制药等工程应用及自然界中。同时,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也是能源、环境及化工等领
由于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生活逐渐发生改变.与此同时,随着目前医学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是引导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