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乡镇政府角色转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研究乡镇政府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探讨理论界提出的“撤消乡镇”、“乡镇自治”、“撤乡并镇”三种改革观点引发的乡镇出路问题,对分析现行乡镇机构改革困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乡镇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从简单介绍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沿革与设置开始,针对我国国情对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定位,总结了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回顾我国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历程,提出了乡镇政府角色转变的现实意义。将影响乡镇政府角色转变的因素概括为:体制因素、政治和经济利益因素、农村市场化因素、法律因素、人员素质因素和观念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对理论界提出的几种改革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明确撤乡并镇改革只是为乡镇机构改革奠定了基础,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巩固撤并成果。并以河南省乡镇改革为例,对河南省乡镇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和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总结河南省百强乡镇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最终提出重构乡镇工作体系的政策建议,包括重新界定乡镇职能、转变执政观念,结合党政事业站所改革、建立公共行政体系;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依法行政,改革相关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论文在研究中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结合案例和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和说明问题。在获取案例和统计资料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统计年鉴信息和期刊文章,并对所调查的乡镇进行实地采访、问卷调查,使资料的获取更直接和真实。
构建和谐的城乡社会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归宿,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乡镇政府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配合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逐步完成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