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湿地南荻-芦苇混合群落植被季节动态及稳定机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00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草本,是洞庭湖湿地植被建群种之一。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禾本科荻属植被—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在洞庭湖湿地种植以来,其分布面积逐渐扩张,而芦苇面积逐渐萎缩,两者交错混生,构成了洞庭湖湿地最为优势的植被类型。为探究芦苇和南荻分布面积此消彼长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机制,本研究采用野外原位监测方法,揭示两种植物混合群落植被对季节性洪水的响应;采用植物生长模拟试验,阐明芦苇和南荻存活、生长、繁殖及竞争力的分异,以实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东洞庭湖湿地3个南荻和芦苇混合群落(M1:南荻株数占91.43%;M2:南荻占68.07%;M3:南荻占54.17%)和南荻、芦苇2个单一群落洪水期(5月~8月)与退水后(8月~10月)的植被动态原位监测表明:南荻和芦苇两者在淹水期间的存活率都明显下降,但退水后芦苇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南荻。与涨水前相比,退水后群落M1中南荻占比上升,而群落M2、M3中南荻占比下降。监测期间,群落M1中芦苇株高和生物量呈负增长,而南荻株高负增长,生物量正增长;群落M2、M3中南荻和芦苇株高及生物量均增加,南荻分蘖较多而芦苇分蘖较少。涨水前和退水后,芦苇的竞争强度都较强,主要表现为种内竞争,而南荻的竞争强度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种间竞争。与涨水前相比,退水后群落M1中物种生态位分离趋势减弱,群落M2、M3中物种生态位分离趋势加强,一直表现为芦苇占据主导地位。(2)采用5种南荻和芦苇种植株数比例(ST代表南荻:芦苇=4:0;H1代表南荻:芦苇=3:1;H2代表南荻:芦苇=2:2;H3代表南荻:芦苇=1:3;SP代表南荻:芦苇=0:4)对种子萌发幼苗进行盆栽试验,模拟两物种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4月~10月),结果表明:芦苇存活率高于南荻,其存活率下降缓慢,而南荻存活率下降快,混合种植群落中南荻占比减小,芦苇占比增大;南荻存活率随着自身比例的减小有下降趋势,而芦苇则是随着自身比例的减小有上升趋势。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南荻和芦苇均表现出随着自身比例的下降,株高和生物量生长减缓,分蘖和芽数目增加。在H1和H2模式中,前期表现为芦苇的竞争强度和种内竞争强,到后期转化为南荻的竞争强度和种内竞争强;而H3模式中,一直表现为南荻竞争强度和种内竞争强;三种混种模式中,两物种生态位均趋于分离。试验前期以数量占比较小的物种占主导地位,后期转化为占比较大的物种占主导地位,整体表现为南荻占据主导地位。(3)南荻和芦苇种子活力和萌发试验表明:芦苇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南荻(P<0.05)。南荻种子萌发率在有光和无光环境下差异不显著,以变温30/20℃和30/25℃萌发率最高;芦苇种子萌发率在有光环境下高于无光环境,以恒温20℃萌发率最高。种子萌发对水位有显著性响应(P<0.05),南荻种子萌发率在0 cm水位下最高,且随着水位增加,种子萌发降低;芦苇则在0 cm水位的萌发率最低,随着水位增加,种子萌发增加。芦苇种子萌发对光敏感性较强且较耐水淹,南荻种子萌发对光敏感性较低且较不耐水淹,光照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种子萌发的温度不足。综合而言,在自然界,南荻和芦苇可构造不同的时空结构,导致生态位分离而达到物种共存。其中,在淹水条件下,芦苇竞争能力较强,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无淹水条件下,南荻竞争能力较强,会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推测,在洞庭湖非洪水期间,南荻竞争能力较强可能是其短期内挤占芦苇生境的重要原因,而季节性洪水导致芦苇竞争力更强,这可能是南荻与芦苇稳定共存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学校大规模的扩招人数,对校园进行扩建与新建。很多院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设施建设与招生宣传上,忽视了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表达,尤其在校园景观设计上停留于景观形式表象,使校园文化得不到应有的呈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各类高职院校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还要突出院校办学特色。在进行高职校园景观规划时,必须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布局合理、层次丰富
学位
目的:观察扶正降逆通幽汤治疗食管癌Ⅳ期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食管癌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口服消癌平片,8片/次,3次/日,治疗组予扶正降逆通幽汤加减治疗,水煎服,3次/日。两组均以连续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KPS评分、生命质量、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接受坚持长期服药的患者随访生
深度学习、深度教学,是当下教育界的热词。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是"深度教学"的创始人。我请他用一句话来表达"深度教学",他说:"一句话:深度教学是通过实现学生与知识多层相遇的意义教学。两句话:深度教学是追求意义、理解和生成的发展性教学。教学价值与目标达成的深度、知识理解与转化的深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是深度教学的显著特征。"我曾经撰文《好课如初恋》,
期刊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控制系统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这就对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且,由于现代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过程数据被记录存储下来,如何提取这些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已经成为故障诊断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慢特征分析作为一种特征提取方法应运而生,它能够提取时序信号中变化最缓慢的成分,有效表示系统
二级学院是高校的办学主体,建立学院的思政育人大格局至关重要。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是全国"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学院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极把稳政治方向、在双融入上下功夫、将上级精神传达到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学院发展的强院之本,统一谋划、多头并举实现学院发展,做好课程思政这篇大文章、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我国是以火电为主的燃煤大国,燃煤产生的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由于其制备石灰石浆液效率高、可靠性高、脱硫效率高,是电厂中广泛应用的脱硫方法。由于引入了脱硫技术及设备,使得燃煤电厂发电成本进一步升高。如何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同时降低发电成本是燃煤电厂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高耗电环节。而制浆控制参数的调整又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植被恢复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脆弱生态系统土壤碳(C)、氮(N)固定的有效方式,但喀斯特区域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土壤C、N动态变化以及对水热梯度响应的认识还不充分。本文以喀斯特耕地和成熟林为对照,自然恢复(耕地撂荒后植被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人工造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0-15 cm)C、N、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随水热梯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