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hxdhxdhxd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tilplexing,NC-OFDM)作为基于OFDM技术的一种物理底层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在认知无线电或干扰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无线传输环境中,信道往往是时变的,而且多径信道造成的多径衰落会导致信号幅度衰减和相位畸变,这会对系统接收信号造成严重影响。信道估计是为了降低多径信道衰落的影响,估计出信道的时域或频域响应,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恢复,以提高接收性能。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是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的估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在NC-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和信噪比估计算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内容的背景和意义以及NC-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和信噪比估计算法的研究发展现状,并介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为第二、三、四章,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了NC-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算法,并在无干扰和干扰环境中进行了仿真性能分析。首先介绍了NC-OFDM系统原理,给出了系统帧结构、系统参数和导频图案设计,根据系统特性,选择块状导频图案;然后研究了NC-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辅助的不同信道估计实现方法以及内插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BPSK调制、1/3码率Turbo码的NCOFDM系统中,在无干扰的LTE典型衰落信道下,当系统误比特率为510-时,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Squared Error,LMMSE)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算法性能接近,比理想估计差0.7dB左右,并优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算法约2.7dB,但复杂度远大于LS算法;在部分频带噪声干扰和单音干扰环境及LTE信道中,与无干扰结果很类似,但由于干扰频谱的泄露,性能比无干扰环境约差0.2dB;在本论文研究的NC-OFDM系统中,线性内插比其他高阶内插具有更好的性能。第三章主要研究了NC-OFDM系统中基于Turbo译码软信息的迭代信道估计算法,并进行了仿真性能分析。首先重新设计了迭代接收机结构;然后研究了NCOFDM系统中基于Turbo译码软信息的迭代信道估计中的迭代次数、软信息置信度和迭代加权系数对估计性能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迭代5至8次之后,误码率性能增益趋于饱和;软信息置信度门限需要设置较大的值,以避免译码错误传播;迭代加权系数需要选择合适的值,以达到最佳的迭代增益。本文在选定置信度门限0.99和迭代加权系数0.03条件下,仿真迭代5至8次后,当系统误比特率为510-时,在无干扰环境的LTE信道中,迭代增益约为0.5dB;在部分频带噪声干扰和单音干扰环境及LTE信道中,迭代增益约为0.4dB。第四章主要研究了NC-OFDM系统中的信噪比估计算法,并进行了仿真性能分析。主要研究了基于导频辅助的两种基于相邻子载波的Boumard SNR估计算法与基于相同子载波的Ren SNR估计算法,以及非数据辅助的基于空白子载波的SNR估计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中,四种SNR估计算法估计结果准确;在LTE衰落信道下,当SNR较大时(大于10dB),基于导频辅助的SNR估计算法估计结果会低于实际值;低SNR范围内,在无干扰环境下,四种SNR估计算法估计结果较为准确;在部分频带噪声干扰环境下,由于频谱泄露导致信号功率估计偏大,导致SNR估计偏高;在单音干扰环境下,由于干扰抑制导致信号功率估计偏低,空白子载波算法SNR估计偏低约0.5dB。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工作了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并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通过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室内无线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数百Mbps,实现数十bits/Hz/s的频谱效率,这些都是传统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所无法实现的。
未来无线网络中由于更高效的业务需求,要求链路数据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而传统的基础设施和目前使用的网络很难实现这一要求。但是基于中继的网络传输在这方面拥有巨大的潜
P2P网络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研究与关注的一个焦点,它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P2P网络自身的分散化、自治性、动态性、自组织性、异构性等特点,对P2P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很大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量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手机终端已经从原来的只支持单一移动通信网络到与Wi-Fi、蓝牙等无线网络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为移动VoIP的发展奠
未来移动通信在传输速率、系统性能和系统业务容量等方面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IMO通信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采用了多天线结构,不仅可以使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
协作通信技术利用网络中其它节点协助当前节点进行通信,通过使用其它节点的天线可以实现多跳或混合多跳传输。在蜂窝网络中,使用中继进行协作,可以有效地扩展小区覆盖面,提高小区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家庭网络接入的不断普及,新的网络业务层出不穷,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同时,由于经济、技术水平所限,我国家庭网络的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率。由于频谱资源的限制,在OSI各层采用高效的传输方案势在必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很多研究。其中,多输入多
自从第一代蜂窝通信网络的引入,移动通信系统已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第三代技术(3G)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市场。3G系统相对于第二代系统来说获得更好性能,尽管如此,3G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直以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性不高和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效率低下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