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G的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天线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5G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越来越多的5G用户群体使得通信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系统对天线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容量、多功能、超宽带是目前无线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提高系统容量,科研人员提出了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但是随着使用天线数目的增加,通信系统的整体成本和重量也随之增加,而且在电磁兼容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可重构天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在通信系统中,天线是接收和发射电磁波的器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重构天线较普通天线相比具有多个天线的功能,然而实现可重构天线需要激励多个模式,并设计非常适合的馈电网络,使其模式可以自由的切换,这是可重构天线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这一难点,在圆形微带天线上加载短路针和开缝,利用PIN二极管设计馈电网络实现了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天线的设计,并利用模式之间的叠加实现方位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本文设计的天线和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双向波束可重构微带天线。在微带天线的基础上,圆形贴片加载7个短路针,通过控制四个PIN二极管能够实现两个正交的双向波束和四个波束之间的切换。特征模分析提供了天线工作的物理机制,并为单独激发每个模式提供适当的馈电方式。两个正交方向的双向垂直极化波束在3.4GHz最大增益为6.8和7.3dBi。当所有的二极管处于开启状态时,它们合成的是四波束模式。对双向波束可重构微带天线进行了加工,并在暗室测试,验证了天线设计的有效性。(2)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方位面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天线。在圆形微带天线的基础上,贴片垂直方向上开一个矩形槽,水平方向在贴片下面加载一排短路针,借助特征模分析,对不同电流模式进行整合能够实现模式可重构。通过控制不同的馈电端口,四个可控的波束能够覆盖整个方位平面。对天线进行了加工测试,测量的前后比在2.08GHz接近10dB,并且在方位平面上3dB波束宽度可以从82°(181°)切换到190°(91°)。(3)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波束可切换微带天线。在圆形微带天线的基础上,贴片上开四个矩形槽,水平方向加载5个短路针,借助特征模分析,能够给每种模式的激励提供帮助,设计的馈电网络能够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通断在三个模式之间进行自由的切换。经过仿真在3.25GHz附近出现两个正交的双向波束模式,还有一个边射波束模式,三个模式的增益分别为3.3、4.5、5.3dBi。
其他文献
目前,基于各种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设备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这需要巨大的计算量与存储量作为支撑,而提供神经网络边缘计算的硬件平台资源却往往是有限的。一方面,神经网络中的卷积运算较为复杂,单次识别就需要数百亿的计算量以及数百兆字节的参数存储量,占总计算量的90%以上;另一方面,现有的神经网络边缘计算处理器大多基于CMOS工艺与冯·诺依曼架构,内存和计算单元之间的大量数据移动带来了高能耗和高延时问题,同时
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正处于快速发展关键时期,国家铁路集团明确将基于5G技术发展铁路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但是高速铁路场景中的无线信道特性与公网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在进行设备研发和网络部署之前,开展高速铁路场景下的5G系统性能评估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信道仿真仪能够在实验室实现对外场环境衰落特性的精确模拟,在通信系统设
现有抗干扰抗截获技术主要从信号躲避和信号抑制方向出发,如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混叠及其衍生的优化技术等。以增加频带损耗为代价的抗干扰抗截获技术直接应用到宽带通信系统中存在频谱开销和性能提升的取舍问题。本文聚焦于宽带通信系统物理层抗干扰抗截获技术优化问题,引入跳频与大信号掩盖技术增强网络的可靠性与隐蔽性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单音和多音干扰,基带跳频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数据
无线宽带到户(Wireless To The x,WTTx)作为一种高速率、多链接、广覆盖的无线接入技术,在5G商用的今天再次获得飞速发展。物理层信道估计的性能优劣将直接决定WTTx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大多数WTTx的系统吞吐量、误码性能的提升受到实际场景的严重制约,因此合适的物理层设计和信道估计方法是保证WTTx灵活部署的必要条件。同时,隐私保护是以用户为中心的5G技术发展的核心要求之一,但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部署,越来越多的新兴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应用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无人驾驶、远程手术、智能工业控制等。在面向实时应用的Io T系统中,设备需要实时感知周围物理环境并监测系统状态,从而为智能决策和控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对于此类时间敏感信息,若决策端获取的是过时信息,将会导致无效决策甚至错误控制,并造成巨大的安全问题。此外,在未来第六
宽带数字集群系统是一种将语音、数据、图片以及视频等各种业务集成于一体的专业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应用于政府、公安、应急救援、物流以及军队等部门。宽带数字集群终端视频业务具有实时视频传输功能,是宽带数字集群系统的重要业务。为了满足集群通信系统高可靠和低延迟的要求,宽带数字集群终端需要传输高质量的实时视频。视频场景检测技术能够提取出实时视频的场景,并可根据场景动态地调整实时视频的比特率和分辨率等参数,保证
传统网络架构“静态、僵化”的设计缺陷,使其无法支撑互联网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传统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智融标识网络引入分层分域、智慧融合的设计理念,为网络架构的革新提供了新思路。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用户对信息的保密需求日益提升,智融标识网络下信息加密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本文针对智融标识网络场景下加密通信服务展开研究,旨在解决传统加密服务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智融标识网络可靠性。本文设计并实现了
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将由卫星节点互联组成的天基网络和地面网络联合起来,实现一种广域覆盖、按需服务和泛在接入性好的信息网络。然而天地一体化网络存在节点处理能力和资源受限问题,且面临链路传播时延长、拓扑动态变化快和安全可控性差等挑战,导致地面网络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天地一体化网络,急需对网络技术进行创新。标识网络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思想,在解决空间网络存在的网络安全性和移动性技术挑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针对
电吸收调制器是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使用石墨烯材料制作的电吸收调制器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石墨烯零带隙的特点阻碍了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而单层WS2具有类似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和光学特性,并且其是直接带隙材料,因此,WS2材料在电吸收调制器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本研究利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了一种基于Ga N波导的单层WS2电吸收调制器,在光波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GSM-R)满足不了铁路系统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逐渐向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5G-R)演进。5G-R系统采用同频组网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同频干扰问题。在高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