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琼森宫廷假面剧与自我作者化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以降两千余年的西方文艺理论都充斥着作者的身影,故,作者问题是文学中最本源的问题。但作者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却又是一个非常新近的现象,福柯认为,作者是18世纪术至19世纪初才逐渐被看着是他们创作的文本所有者,那时,所有权制度和版权观念才建立起来。此前,在欧洲文艺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著名的文艺庇护制度,艺术品反映的是恩主的品位、需求和期望,因而不可能主要被理解为艺术家个人信仰、追求和情感的具象化体现。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伴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些艺术家开始思考自身的职业身份,并在作品内外主动参与这种身份的打造和建构。该时期著名的剧作者、诗人本·琼森即是这类艺术家之一琼森对英国作者身份制度化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纵观他的各类作品(戏剧、诗歌和娱乐),都可以发现或隐或显的作者身影,但琼森作者研究在戏剧和诗歌中已得到充分的开展,而在宫廷假面剧中却处于相对初始的阶段。英国宫廷假面剧是斯图亚特王朝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20世纪七、八十年年代以来,随着各种文化理论尤其是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的兴起,该文类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吸引了英美学界众多论者的眼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涉及的政治主题,不少人认为英国宫廷假面剧是斯图亚特王朝王权的书写、宫廷各派系之间对话和角力的场所。这类研究中,假面剧文本的写作者往往被视为简单的传声筒,他们不被当作“作者”,因为宫廷假面剧毫无疑问的“作者”是君王、王室成员或者某位恩主。因此,一些论者,比如著名的假面剧研究专家马丁·巴特勒,认为为白厅创作的剧作家可操纵的自由较少,在可选材料和可表达观点方面较受限制,因此,脚本写作者处于边缘化的“宫廷仆人”或“御用文人”地位,完全谈不上“作者”这一在现代社会具有权威而尊崇的身份。但宫廷假面剧的作者问题并不如看似那么简单,也开始引发学者们的关注,有论者认为假面剧的作者权问题需要得到彻底的修正。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以斯图亚特王朝宫廷桂冠诗人琼森创作的宫廷假面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结合文本细读,考察琼森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技巧使这一文类成为自我表达、自我提升和自我立名的手段。由此可以发现,宫廷假面剧对琼森而言并非纯粹的“应景之作”,而是他倾其一生为之奋斗的“作者规划”宏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庇护制度下以及新兴的图书市场中,作者如何通过作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期建立自主独立的作者身份,表明文艺复兴木期的作者不再被动依赖并不可靠的恩主给予他们的资助,也不简单屈从于出版商的意志,而是在对作者身份和功能的敏锐意识中积极参与“自我作者化”,进而推进“文学作品市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预示着“作者”作为“作品之父”以及“作品知识产权所有者”这一现代作者概念的初现。除引言与结语外,全文分三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的缘起及意义,认为宫廷假面剧这一特殊的文类涉及身份、自我塑造和作者问题,并就“自我作者化”进行了简单的界定;随后对琼森研究中的作者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评述,发现相对于琼森其它文类中的作者研究,宫廷假面剧所涉及的作者问题仍旧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和可能;该部分的第三小节则就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化研究理论,包括以格林布拉特为首提出的新历史主义、莫斯的馈赠交换理论和鲍德里亚有关现代消费的相关理论;第二是作者理论中涉及到的主体性理论。同时,在考察假面剧的书籍形态及作者意图时,本文还将借鉴热奈特关于副文本的相关论述进行。研究方法涉及文本细读、文献考据、轶事嫁接等。第一章探讨了英国宫廷假面剧的传统和研究,并引入了自我表现主题,包括两个小节。第一小节追溯了英国宫廷假面剧的起源与传统,并对宫廷假面剧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英国宫廷假面剧的发展历程是对国内外诸多成分借鉴和吸纳的过程。它以英国本土娱乐和宫廷欢宴活动为基础,充分吸取欧洲大陆民俗和宫廷娱乐艺术,经过中世纪后期、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演变为一种具有浓重政治和文化内蕴的艺术形式。英国宫廷假面剧传统中这种集精英与大众文化为一体的特点,为琼森自我作者化在文艺庇护制度下实现馈赠交换和图书市场中实现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本小节随后对英国宫廷假面剧的现代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认为假面剧研究主要在文类研究、图像学研究、主题研究、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五个方面进行。第二小节论述了宫廷假面剧的特点及其与自我的关联。本章旨在对宫廷假面剧这一文类的传统、研究成果进行概略性的把握,并从中引出“自我”这一主题。第二章考察了琼森在宫廷假面剧中的三种作者策略:自我表达、自我提升和自我立名。作为作者策略的第一种,自我表达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琼森通过对古典作家的模仿和对古典神话与古老宇宙论的大量运用,彰显诗人崇高的诗学理想和诗歌地位,凸显诗人的主体意识。该部分归纳了几种琼森宫廷假面剧中常见的神话类型,并以“爱神”神话为例,探讨了琼森如何通过神话和传统宇宙论意象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作者化。其二,琼森通过在宫廷假面剧中塑造各种不同的作者“代言‘或分身”和“反衬角色”,歌颂正义、和平和仁爱,鞭笞丑陋和邪恶,从正反两方面表现自己的意图。琼森以宫廷假面剧作为自我表达的手段是作家个人主体性在艺术审美活动中的体现。琼森作者策略的第二种是借助宫廷假面剧实现自我提升,也体现为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就是依照当时盛行的诗学原则,通过正副文本对假面剧进行打造和提升,使之摆脱“消遣”、“娱乐”和“谄媚术”之类的责难,成为具有高度美学性和思想性的严肃文学文类,如此,假面剧作家就摆脱了“文丐”、“御用文人’等骂名而成为理想君王美德的倡导者和不良德行的鞭笞者,这一策略更好地实现了作者的自我提升。第二就是利用斯图亚特王朝独特的宫廷政治情势,通过为王朝不同对象创作,在不同政治派系和王室成员的纷争中充当调停人和斡旋者的身份,藉此实现诗人的政治抱负。宫廷假面剧中艺术与政治的合谋,是对文艺复兴时期诗人通过诗歌干预政治和文化的彰显,体现了文化与权力在彼此塑造、相互影响中共生共存的实质,是该时期的文人高调地展示自我及作者主体性的表征。琼森作者策略的第三种是借助宫廷假面剧实现自我立名。具体方式就是通过在作品中大量引入声誉主题,并将这一主题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书籍的兴趣和诗人通过著述实现声名久存的理想结合。这一理想的达成依赖于出版,假面剧的出版使颂扬的对象和作家的声誉能恒久流传,同时出版后的假面剧完成了从表演文类到阅读文类的转变,增大了其读者范围。根据莫斯的馈赠交换理论,馈赠物在流通中其象征性符码价值能得到增大;不仅如此,琼森假面剧通过与好的出版商的合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学市场策略,能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通过出版保存声誉,与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论文第三章探讨了琼森自我作者化策略与现代作者概念的诞生。本章第一小节认为琼森自我作者化的努力体现为对诗歌的维护和诗学的建构,而1616年对开本《作品集》的出版和印刷则是这种努力的集中体现,它奠定并验证了一种新的作者观,体现了作者自我维护、自我纪念和自我推销的倾向。第二小节从宫廷假面剧所具有的界定和区分性文类特点出发,探讨了在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庇护制度这一大的历史语境下,琼森如何使宫廷假面剧因其巨大的象征性符码价值成为琼森自我作者化最见成效的文类之一。最后是本文的结语。该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琼森在对文类和时代语境的敏锐把握下,利用宫廷假面剧在馈赠交换和商品市场交换活动中,从文本内外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作者化,是文艺复兴时期文人在主体意识日渐张扬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作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积极主动参与个人职业身份的建构的努力,该努力直接促成了琼森1616《作品集》出版这一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事件的发生,为世界第一部著作权法,即1710年《安娜法》在英国的通过创设了良好的舆论基础,并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综上所述,本文以当代文化研究理论为基础,运用文本细读和轶事嫁接等方法,探讨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在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中,其中的先进分子或优秀成员如何参与体现并维护某些基本意识形态范畴,而最终却又极大地改变了这些范畴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内涵的努力,该过程就是新历史主义批评强调的作者和文本的双向互动建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艺术家顺应时下话语并主动与主流话语共谋的同时,积极宣扬新的观念,创建新的事物,是该时期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张扬的表现。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原油的储量逐渐减少,油井的种类开始增多,工况复杂,因此螺杆泵采油以其独特的优点,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油田举升方式,其应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螺杆泵使用寿命短的
目的:本文通过对6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及随访调查,研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手段;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随访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类作品特别是小说题材作品的教学要求比较原来而言是更为具体细微,但是我们在使用新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新教材对小说的篇目数量
伍尔芙与张爱玲同为20世纪上半叶的女性作家,作为东西方女性意识崛起的突出代表,在伍尔芙和张爱玲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对于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意识的关注。但是,在两位作家
<正>接到这个约稿电话的时候,正看着女儿在阳光中和其他女孩子跳橡皮筋。她们一边跳,一边脆生生地唱着:"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真希望她们的纯真快乐不被打扰。其
<正>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电报发明后,出现了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系统工程,由掌握信息技术和商贸技能的人,从事以商品贸易为中心的各种事务活动。电子
<正>滇剧的形成与发展滇剧,是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人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135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常规剂量组患者给予甲钴
两《唐书·忠义传》主要收录的是唐代忠臣义士。由于两书成书时代背景不同以及修撰者的指导思想不同,这就导致了两书中的《忠义传》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是针对两传的不同
<正>在铁路快速发展、知识膨胀和爆炸的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职工现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职工素质提高刻不容缓。1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