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用螺旋舀种式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bill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麦轮作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耕作制度之一,我国实行稻麦轮作制度的地区有很多。该地区现有播种机一般只能进行单一作物的播种,机具利用率不高。近年来,虽有部分学者开展了多功能兼用型排种器的研究,但针对稻麦轮作耕作制度特点研究兼用型排种器的很少,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为此设计了一种稻麦两用螺旋舀种式排种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EDEM的稻麦两用螺旋舀种式排种器的设计提出一种螺旋排种器,运用EDEM软件对提出的螺旋排种器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改进了排种器结构,为螺旋舀种式排种器的设计提供思路;然后根据其仿真结论提出一种螺旋舀种式排种器,运用EDEM仿真分析优化排种器的结构和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可直立排种的螺旋舀种式排种器作为初步实施方案。(2)稻麦两用螺旋舀种式排种器关键部件设计及台架试验在可直立排种的螺旋舀种式排种器基础上进行关键部件设计,确定了螺旋舀种管的相关参数。进行排种水稻双因素试验,并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各试验指标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倾斜角度和转速的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进行小麦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在该情况下排种小麦时,在转速为45r/min时排种效果最好。通过对排种器的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来排种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方法。(3)稻麦两用螺旋舀种式排种器的优化设计及台架试验①优化了螺旋舀种管的结构,并对优化后的稻麦两用螺旋舀种式排种器按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台架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该排种器各指标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播种合格率的影响规律,也分析了因素交互作用对播种合格率的影响规律。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a.排种水稻时的最优组合为转速为45r/min,倾斜角度为3°,出种孔长度为9mm,此组合下的合格率为81.3%,重播率为2.8%,空穴率为2.5%,穴距合格率为94.8%,穴距变异系数为17.4%;b.排种小麦时的最优组合为转速为60r/min,倾斜角度为1°,出种孔长度为9mm,此组合下的合格率为98.2%,重播率为0.2%,空穴率为1.6%,穴距合格率为93.3%,穴距变异系数为18.3%。进行验证性试验得到此最优参数组合下的各项指标分别为:a.排种水稻时的合格率为78.2%,重播率为3.7%,空穴率为1.0%,穴距合格率为97.9%,穴距变异系数为16.2%;b.排种小麦时的合格率为93.4%,重播率为3.4%,空穴率为3.2%,穴距合格率为93.6%,穴距变异系数为25.5%,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该排种器在最优参数组合下满足水稻和小麦播种的农艺要求。
其他文献
视频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实时成像的优点,拥有极高的军事应用价值。运动目标跟踪是视频SAR实施有效战地侦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视频SAR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表观形态变化剧烈等特点。因此,如何稳定、高效跟踪视频SAR运动目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视频SAR运动目标跟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目标跟踪过程中相似干扰物问题,设计了实例感知特征提取
学位
鱼类的性别分化是演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一方面,鱼类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研究鱼类的性别分化有利于理解人类性别演化的历程。另一方面,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研究鱼类的性别分化可以指导经济鱼类的生产。斑马鱼的性别分化起始于幼鱼发育的早期阶段,因此该阶段表达的基因对斑马鱼的性别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找到这类基因是研究斑马鱼性别分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幼年斑马鱼的性别无法区分,科学家们
学位
恶臭假单胞菌KT2440属于非致病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泛的代谢多样性及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生物合成与环境污染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形成生物被膜是其适应复杂环境的重要能力。第二信使c-di-GMP通过转换胞外环境信号调控包括生物被膜在内的多种生理代谢活动。研究KT2440中c-di-GMP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将有利于揭示KT2440的环境适应性,指导其在生产实践与环境中的应用。实验室前
学位
膜片式光纤法珀(FP)压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耐高温、尺寸小等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等复杂环境压力的监测,成为了当下压力传感领域研究的热点。要对实际环境压力监测,法珀腔长高精度、高速度的获取是关键,故解调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设计制作了膜片式光纤法珀压力传感器和保护性封装,并对该传感器解调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幅值归一化-最小均方差算法,实现了适用于高温恶劣环境压力监测的光
学位
DNA承载着生命体的遗传信息,但多种因素都会导致DNA损伤。因此,生命体进化出复杂而精细的DNA损伤修复机制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蛋白激酶ATR是DNA损伤修复系统中的最核心的两个蛋白之一,主要介导由DNA复制胁迫引起的DNA损伤修复。在动物中,ATR突变会导致胚胎致死。有意思的是植物的atr突变体能够正常生长,但是对DNA复制抑制剂羟基尿(HU)非常敏感。在动物中,ATR主要通过CHK1、CDC2
学位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无铅储能陶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在目前被主要研制的无铅储能陶瓷体系中,钛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BNT)因其具备诸多优势(如较强的铁电性,较高的居里温度以及制备工艺成熟等),被看作是替代铅基复合陶瓷最有竞争力的体系之一。但BNT基陶瓷中较小的极化强度差值(Pmax-Pr)和击穿场强Eb影响了其储能特性的改善。为此,本论文以BNT
学位
单倍体育种是农业育种上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传统育种往往需要7~9个世代才能获得相对的纯合品系,而单倍体育种可在一个世代内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品系,显著缩短育种年限。目前已开发多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但均有局限性。拟南芥GFP-tailswap单倍体诱导系通过改造内源CENH3获得单倍体诱导能力。通过在作物中改造同源基因,已在水稻、大豆、木薯、玉米等各类作物中获得单倍体诱导系,但效率只有1%左右。并且在诱
学位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因具有定位信息精确、数据维数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对地遥感、导航和反恐安检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基于局部特征的地面刚性目标识别,虽有效解决了遮挡下的目标识别问题,但由于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在获取地面场景信息时,容易受噪声干扰、数据分辨率变化等影响,导致地面目标识别精度下降。因此,本文针对基于局部特征的地面目标识别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深入探究了模型库建立
学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产量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提高国民生活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进行共生互作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器官——根瘤。根瘤中发生的生物固氮过程,在整个氮循环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在百脉根和苜蓿中已经基本建立起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但是对于信号途径中的基因,在大豆中却鲜有深入的研究。在百脉根和苜蓿中的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中,NSP1是重要的转
学位
由于对时延和能耗极为敏感,许多计算和数据密集型任务难以在用户终端上实现,无法满足智能终端(User Equipment,UE)快速发展的需要。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以提供低延迟、低能耗的计算服务,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移动边缘服务器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移动用户的需求灵活地改变,这限制了移动边缘服务器的能力。无人机(Unmann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