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木行星轨道迁移与柯伊伯带结构形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伊伯带是指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小天体构成的盘状区域,早在20世纪中期,Edgeworth和Kuiper就分别独立地预言了它的存在。1992年,Luu和Jewitt发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小天体1992 QB1,如今人们已经观测到了超过1200个柯伊伯带天体。根据轨道特征,这些小天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经典柯伊伯带小天体,与海王星发生平运动轨道共振的小天体,散射小天体和分离的小天体。柯伊伯带有着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特征:小天体在海王星平运动共振处的聚集;经典柯伊伯带小天体轨道倾角的双峰分布;远低于预期的总质量;经典柯伊伯带的清晰外边界;出人意料的空间延展;双星和多星系统的高发生率。对柯伊伯带小天体这些轨道特征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太阳系动力学中的前沿问题,另外,比较这些轨道特征和其形成的理论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揭示太阳系形成早期类木行星的轨道演化。   在太阳系形成早期,类木行星与残留的星子盘相互作用而发生角动量交换,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获得角动量向外迁移,而木星则失去角动量向内迁移。一般认为,此类木行星的轨道迁移对柯伊伯带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在类木行星上加带有随机性的虚拟外力来模拟此迁移过程(迁移时标为较长的2×107年),考察在此影响下初始位置在28AU外无质量实验体的轨道演化。由于海王星的轨道迁移非常缓慢,其平运动共振能够非常有效地俘获试验体。在适当的参数条件下,带随机性的类木行星轨道迁移使得许多实验体聚集在与海王星发生3:2轨道共振处,只有很少的进入2:1共振处,形成了与实际观测相符合的柯伊伯带空间分布。在模拟中我们还发现,长时标的轨道迁移有利于柯伊伯带小天体轨道倾角的激发。我们的分析表明,在长时标迁移的情况下,一些实验体由于v8长期共振的作用,轨道偏心率受到激发、近日点距离变小而与海王星发生近距离相互作用,导致其轨道倾角被较大程度地激发(~20°)。   但是,在上述过程中试验体的倾角轨道被较大程度激发的概率很低,不足以解释经典柯伊伯带中(42-48AU)高倾角小天体的数量。长期共振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小天体的轨道倾角,因而如果长期共振的位置曾经扫过柯伊伯带,则是可能的解释机制。我们首先考察了在类木行星轨道迁移发生之前的太阳系紧致构形中(指四个类木行星轨道彼此相距较小的状态),由于太阳星云气体耗散引起的长期共振迁移能否激发经典柯伊伯带小天体的轨道倾角。我们发现,小天体轨道倾角受激发的程度敏感地依赖于星云气体中面与太阳系不变平面的夹角δ:当星云气体中面与不变平面重合(δ=0)时,经典柯伊伯带小天体倾角受到的激发很小;而在星云气体中面与黄道面重合(δ≈1.6°),且气体耗散时标~1.7×107年的条件下(如金牛座T型星),经典柯伊伯带小天体的倾角最高可以被激发到30°以上。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类木行星轨道迁移和长期共振迁移同时发生的情形,这两种机制的结合能够得到和观测比较符合的结果。   最后,我们发展了类木行星轨道迁移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来解释海王星1:1平运动共振处的高倾角特洛伊小行星(Trojan asteroid)2005 TN53的形成和演化。在上述的类木行星轨道迁移发生之前,海王星可能一度处于高偏心率的轨道上,由于周围星子盘的动力学摩擦作用,它的偏心率在106年内衰减到~0,同时快速向内迁移。在此快速迁移过程中,海王星将一些初始高倾角的星子俘获进其特洛伊轨道。在海王星达到近圆轨道之后,特洛伊小行星随着海王星的1:1共振向外迁移到达现在的位置。  
其他文献
期刊
具有超高分辨率的VLBI技术是射电波段研究活动星系核的一种重要手段,对理解活动星系核中央引擎,喷流形成和准直以及喷流运动学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博士课题结合现阶段VLBI最新
Algol型双星作为双星的一类,由于它的光变显著而成为观测历史最长的食双星。长期光变极小时刻的观测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这使得人们能够了解某个源上百年的轨道周期变化,为研
学位
全球动力学扁率(H)是研究地球旋转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日月岁差、主章动(18.6年项)和倾斜模(tilt-over mode)等都与其密切相关。由高精度天文岁差观测,H的值约为1/305.5,但在一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方法,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了解总体的情况,我们经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获得关于样本的数据和结论,再利用样本的结论对总体作出估计.  一、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例1 某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10天的用电量,数据如下表(单位:度):  (1)求这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2)已知该校共有20个班级,该月共计30天,试估计该月总的用电量.  解析:
太阳暗条(当出现在太阳边缘时称为日珥),是一种存在于日冕中充斥着低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结构。通常情况下,暗条的温度比周围的日冕低100倍,但密度却要高出100倍。在Hα观测中
学位
本文在本人已发表硕士工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各个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让引力波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引起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重视。随机引力波背景是目前引力波探测的目
太阳耀斑中硬X射线(HXR)光子谱的低能变平过去一般认为是由于耀斑中非热电子的低能截止造成的,但现在也有作者认为耀斑光子与下层大气的逆康普顿散射(albedo效应)或者其他作用
学位
BL Lac型天体属于低光度的一类射电源,特点是发射线比较弱,具有从射电到伽玛射线波段,甚至到TeV波段的全波段连续谱辐射,有很强的多普勒增亮效应。它们的分类方法包括:早期的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