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系统地揭示秸秆、有机肥还田条件下,施用化肥及增效剂对黑土无机氮运移、酶活性动态变化,本研究以有机、无机肥料及配施增效剂为切入点,通过化肥(CK,掺混肥200 kg hm-2)、无肥(WF,掺混肥0kg hm-2)、化肥+增效剂(HZ,CK+增效剂20 kg hm-2)、秸秆+有机肥+化肥(JYH,秸秆 7500 kg hm-2+有机肥30000 kg hm-2+CK)、秸秆+有机肥+化肥+增效剂(JYHZ,JYH+增效剂20kghm-2)5个处理,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有机肥、化肥及增效剂对黑土含水量、无机氮含量、水解酶活性、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黑土物理特性影响方面:大豆苗期(VE)持续干旱、分枝期(V6)持续降雨条件下,各处理对0~2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但JYH、JYHZ处理可促进20~4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R5、R8期0~20 cm 土层,CK、WF、HZ处理土壤含水量高于JYH、JYHZ,表明秸秆、有机肥处理在大豆生育前期不利于0~20 cm 土层水分保持,但20~40 cm 土层蓄水保墒能力进一步增强。增效剂处理对各生育时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施入秸秆、有机肥可有效降低深层土壤容重,施入增效剂可显著降低土壤0~40 cm 土层土壤容重。2.对黑土化学特性影响方面:大豆生育前期(VE、V6、R2)CK、WF、HZ处理NH4+-N高于JYH、JYHZ处理,而R8期JYH、JYHZ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VE至R8期,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NO3--N含量,增效剂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NO3--N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增加,大豆苗期、分枝期、盛花期CK、WF、HZ处理土壤铵态氮高于JYH、JYHZ处理,R8期,秸秆、有机肥处理表现出明显优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40cm 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而增效剂处理可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秸秆、有机肥不断分解,大豆整个生育时期脲酶、蔗糖酶活性始终保持较高水平。3.对黑土生物学特性影响方面:施用秸秆、有机肥,可显著提高0~10cm 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施化肥增效剂可继续提高10~20 cm 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研究表明,秸秆、有机肥作为重要碳源,可显著提升湿润黑土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为土壤矿化,有机质分解过程提供大量的碳源。根据相似性分析(ANOSIM)可知,两时期间土壤细菌(R=0.222,P=0.001)、真菌群落(R=0.305,P=0.001)差异显著。R2期,土壤温度、PH、MBC、含水量与细菌、真菌群落结构成正相关关系,MBN、EC、SOC与细菌、真菌群落结构成负相关关系。R5期,EC、MBN 与土壤细菌、真菌群落距离较近,表现出正相关关系。4.对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方面:JYH、JYHZ处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CK提高4.72%、3.78%和6.08%、4.72%,生物产量与总荚数、总粒数、茎节数、株高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本研究为明确黑土耕层土壤含水量、无机氮素、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为构建合理耕层结构、调节土壤C/N、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降低农田化肥面源污染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