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词和动词向形容词转变的历史考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确立了鉴别上古汉语性质形容词的一束标准,并据此鉴别出380个形容词。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名词和动词向形容词的转变过程、转变途径和转变意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60个名转形和30个动转形个案的详细描写,本文总结出名转形的两条途径和动转形的三条途径,并给出了相应的认知解释。本文还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收录的400个名动转形例证,揭示了由单音节名词和动词转变而来的形容词产生的大致时间及其功能特点,分析了由双音节名词和动词转变而来的形容词的构造方式、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文章还对单、双音节名动转形进行了对比,初步解释了二者在数量上不对称的因为。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一)运用四条鉴别形容词的跨语言标准,可以鉴别出上古汉语中的380个单音形容词。其中,有70个符合全部标准,有112个符合其中的三条标准,有138个符合其中的两条标准,有60个只符合一条标准,这四类形容词的典型性依次降低,形成一个形容词性依次减弱的连续统。   (二)名转形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由名词发展为非谓形容词,再发展为形容词;二是由“副+名”演变为“副+形”。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在名转形过程中,转喻和隐喻起着重要作用。名转形在汉语由综合到分析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汉语双音化的趋势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动转形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及物动词通过反宾为主的用法发展为不及物状态动词,然后通过做定语、做不及物谓语、受程度副词修饰等途径发展为形容词;二是由不及物状态动词转为形容词;三是部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通过语用推理的途径转变为形容词。第一条和第二条途径可以合并,即:由不及物状态动词转变为形容词。本文认为,可以利用词义分解理论来分析转变过程中伴随的语义演变,利用“结果状态焦点化”的认知倾向来解释转变的动因和机制。动转形使得不少述宾式被重新分析为定中式,并列式被重新分析为动结式;动转形还推动了汉语由综合向分析方向演变的进程。   (四)《现代汉语词典》中记录的单音节名、动转形现象,早在上古汉语时期就已经开始,经由中古、近代,直到现代,逐渐积累而成。转为形容词的双音节名词多是抽象名词、多用于无指意义,这些形容词大多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描述或评价。由述宾式动词转来的双音节形容词多表示隐喻义或转喻义;由并列式动词转来的双音节形容词,同义或类义并列居多,反义并列十分罕见。由双音节名词和动词转来的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不及物谓语,而不是做定语。
其他文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下简称PSC)是我国推普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PSC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测试实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关语音
目的研究富含抗性淀粉转基因大米对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非转基因大米最大量掺入的饲料(No-GM组)、转基因大米最大量
“自然”文艺观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主要特色,它代表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精髓,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自然”文艺观研究,探索其内在
学位
岩石地基中因降水管井难以深置 ,降水不能达到干法作业条件 ,借鉴沉井的施工原理 ,采取肋梁预制 ,置入到位的施工方法 ,解决了在地下水中施工筏片基础的难题 In the rock fo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该外加剂是一种以磺化密胺树脂为减水组分 ,配以适量的引气组分、稳定组分、坍落度损失抑制组分复合而成的新型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实验研究表明 :该外加剂满足GB80 76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