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中的动态性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的发展其实伴随着对动态性的不懈追求。动态性的产生源于内外两种驱动因素:一 方面,由于社会进程的演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得不对已有秩序重新思考;另一 方面,则是人类自身追求自由、渴望表现生命力的内在需求。动态性既是建筑所要达到的一 种目标、一种状态,也是引发建筑设计思考的一个切入点。因此,对建筑动态性的研究摆脱 了一种单纯对风格、流派的表面探讨,而涉及到诸多建筑的本体论。 在当代建筑中,对动态性的追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论文从建筑动态性的角 度山发,试图理性、全面地认识动态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探求当代建筑语言背后隐藏的一 些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而总结出对建筑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 论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从历史和社会两个层面探讨了建筑动态性的背景,从而对其 演变产生基础性的理性认识。第二章从科学和技术层面展开论述。复杂性科学改变了人们线 性的机械决定论思维,以一种自由开放的眼光来审视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新技术导致人们的 设计思维、设计过程以及设计结果都将产生变化。第三章探讨了形式与动态性的关系。几何 学的发展和以地形学、仿生学为代表的有机形态表现都促使了动态形式的产生;此外,文章 从操作层面总结了使形式具有可塑性的三种策略。第四章从空间的流动和运动两条线索出发 探讨了空间与动态性的关系。空间的流动表现在空间形态、等级秩序、空间内涵三个方面; 空间的运动则涉及空间的连续性、空间组织与蒙太奇、流线组织三个方面。第五章从结构的 理性和结构的戏剧化两方面探讨了结构与动态性的关系。它们通过打破常规的静力传递方式 挖掘出建筑动态性的潜能。 关键词:当代建筑,动态性,形式,空间,结构
其他文献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资源,能源已经日益显现出它的稀缺性.节能不仅具有生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还是一种战略.建筑是耗能大户,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建筑物消耗了近40%的能
屋顶花园是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屋顶花园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然而却未能在我国城市内普遍推广,原因何在?本文参照国内外有关技术研究成果并
从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建筑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建筑表现的历史。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建筑表现,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甚至左右着人们对建筑的创造和认知。但是这种作用
学位
城市景观照明是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准的提高、精神审美的需要而诞生并蓬勃发展的。合理、完善的城市照明规划能良好表现城市轮廓、勾勒城市结
在当下这个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关怀弱势群体的社会里,大家对残疾人的权利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无障碍环境”的概念由联合国提出之后,无障碍设计逐渐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旧城的商业中心出现了种种问题:历史地段普遍遭受破坏、交通拥挤、人车混杂、停车场地不足、污染严重、城市设施单调、房地产开发结构失衡等问题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高等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学生居住空间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高校大规模扩招,各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从节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生态化”设计——入手,利用生态学、环境学等相关原理,拓展、深化了建筑学的原理与技术框架。对外围护
建筑与特定的地区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区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天,建筑的地区性作为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
三峡库区城市(镇)迁建与环境保护的调查研究,是三峡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十年跟踪”的子课题之一。鉴于三峡工程是人类史无前例的大型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