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大气过程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文循环实质上是生物圈中心的“血液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大气过程作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区域降水具有重要的影响。澜沧江流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我国西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澜沧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研究流域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特征,对于掌握该地区气候形成机制及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区域经济规划发展、解决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流域范围内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1989-2018年的ERA5逐月再分析资料及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同期澜沧江流域范围内各气象站共26个站点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Arc GIS 10.7软件对地形数据ASTER GDEM Version2 DEM进行分析处理,通过Grads2.1、Origin2022等软件对澜沧江流域1989-2018年共30年的水汽含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等变化特征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澜沧江流域上空水汽含量、降水量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上空水汽含量整体水平较低,呈南多北少走势。多年平均月水汽含量呈单峰型分布,7月达到水汽含量最大值,1月水汽含量值最小。夏季是降水的主要季节,流域上空的水汽含量高于年均水汽含量和春、秋、冬季的水汽含量。研究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上、中、下游降雨水分布差异大,降水量随着纬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递减的分布形式。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夏秋春冬”型。30年间,研究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略微增加的趋势,不同年间平均降水量存在较大差异。降水量最多的为夏季,最少的是冬季。一年当中流域最大降水量出现在7月。研究流域大气水汽含量与降水量间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年平均水汽含量与年均降水量之间相关系数为0.415,为低度相关关系;春季和夏季水汽含量和降水量之间为中度相关关系,秋季和冬季水汽含量和降水量之间为低度相关关系。说明水汽含量是流域降水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澜沧江流域水汽输送时空变化特征。澜沧江流域受到三支水汽流的影响,一支来自于南海,另一支来自于孟加拉湾,还有一支来自于阿拉伯海。来自于阿拉伯海的偏西风水汽输送主要对澜沧江流域上游产生影响。研究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送处于20kg·m-1·s-1-100 kg·m-1·s-1之间,流域水汽输送通量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递减趋势。夏季,澜沧江流域水汽输送的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提供的水汽流。8月,太平洋西部副热带高压继续北移,孟加拉湾水汽强度逐渐衰减,在93°E,19°N附近,分成三股水汽分别输送向研究流域上游、下游及东南亚一代。澜沧江流域年平均水汽输送以纬向为主,输送方向为自西向东输送。850hpa气层上水汽辐合辐散程度强于450hpa。从季节变化上看,研究流域夏季为水汽辐合区,水汽净获得。冬季为水汽辐散区,水汽净失去。因此,夏季研究流域上空水汽含量丰富,降水量较多;冬季,流域上空水汽净输出,水汽含量比其他季节低,降水量全年最少。(3)澜沧江流域水汽收支特征及其变化特征。在时间序列内,研究流域多年水汽总输入量和水汽总输出量均为正,平均值分别为515.76km~3和439.02km~3,从而得知研究流域多年平均水汽净输入量为76.75km~3,表现为“盈余”。研究流域水汽收支季节变化明显,存在明显的界限变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汽均为“盈余”状态,水汽收支逐月变化趋势主要呈现单峰型,在7月份流域水汽净收支量达到最大,值为396.92km~3。从年内看,各月水汽净收支值存在较大差异,4月到9月为雨季,研究流域水汽输送表现为净输入,水汽净收支值为正,为“盈余”状态。10月到次年3月为旱季,研究流域水汽输送表现为净输出,水汽净收支值为负,为“亏损”状态。
其他文献
电缆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数学模型建立的困难性,传统经典电缆模型虽具有依频特性,但对于电缆单位长度电感L、电容C等元件在高频情况下的非线性特性表征仍不够精确,也未考虑极化特性对电缆模型的影响。本文以10k V三芯电缆为例,首先分析分数阶电感、电容元件模型,再结合电缆固体绝缘介质的极化理论建立三芯电缆高频电磁暂态模型。电缆绝缘材料老化后易引发局部绝缘缺陷,运行时易导致局放等早期故障发生,绝缘层被击穿后,
学位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大动脉,是连接电力系统发电端与终端用户的枢纽。由于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恶劣,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率高且故障类型种类多。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位置有利于及时修复线路,保证可靠供电,减轻巡线负担,节省人力物力投入。行波测距法具有定位速度快、测距精度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单端行波测距因投资成本低、定位结果的实时性强,不受通信装置和对端设备的影响等优势,有更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但单端行波故
学位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人们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越来越节制,对新能源的使用越来越重视,而分布式电源是新能源在配电网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以风机、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作为主力电源大量接入到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自身的发电特征严重制约着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使传统配电网潮流状态发生了变化,供电质量变得难以保证,鉴于目前在保证供电质量上所遇到的困难,亟需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配电网优化
学位
面向查询的新闻多文档自动摘要技术可以从根据查询返回的相关新闻报道文档集合中,快速地抽取出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查询信息需求的摘要,提高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效率,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当前面向查询的多文档抽取式摘要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新闻文本具有的新闻时序特征,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基于层级BiGRU+Attention的面向查询的新闻多文档抽取式摘要方法针对
学位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广泛使用和发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并且因其无污染和可持续的优点,受到研究者高度的关注。目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是风能和太阳能主要的开发利用形式,然而由于风能和太阳能都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等特征,使得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难以控制和调度,这便给电网的并网运行和优化调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危害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对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准确的功率预测是十分重
学位
风能作为一种天然绿色环保的新型可持续再生能源,取之有不尽、用之而不竭,近年以来得到了广泛利用。风力发电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发电形式。作为风机中的主流机型之一,双馈风机安装灵活、体积小、技术成熟,与其他类型的风机相比,成本较低。但双馈风机的结构、原理、控制方式都有别于传统异步电机,其与电网并联运行时,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双馈风机就大容量的电网
学位
2021年我国提出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配电网作为电网分配电能的重任,但相较与高压输电线路,配电网线路分支繁多且较短,网络结构复杂且庞大,外部环境干扰大且种类多,用户用电设备情况难以预测等特点,导致配网故障检测、识别困难,当前新能源加入,使得配电网故障检测、识别难度进一步增大。一般故障分为潜伏性故障和突
学位
电力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推动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维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日益受到电力系统中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群体的关注。为了推动储能领域快速发展,国家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发文提出于2025年实现储能从商业化初期转向规模化发展的目标,此外,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的多元化发展,鼓励用户探索建设共享储能,适当拉大峰谷价差,为用户侧储能开辟
学位
近年来,随着国民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工程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了一个工程合格与否的关键性指标。鱼道保证了河流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对众多水生生物的迁徙、基因交流以及能量传递等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被公认为是补偿河流机制的重要手段。而很多地区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布置常规形式的技术型鱼道,为此本文对小长宽比下池室水流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flow-3D流体计算软件中的RNG k-ε湍流数值模型,对共计3
学位
我国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加快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消纳与利用是当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在送电过程中,光伏功率的不稳定性、并网电压的波动性以及风、光电场经串补电容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等问题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清洁能源的高质量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就光伏最大功率跟踪、并网逆变器控制以及风、光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机理和抑制措施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