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谏议之官”的理论探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332145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脾脏象理论体系与古代谏议制度的追溯,收集整理脾与“谏议之官”相比附的相关知识,梳理“脾为谏议之官”理论的发展源流,厘清其理论的本质、内涵与思想基础。探究脾与“谏议之官”相类比的合理性,为继承和创新脾脏象理论提供理论依据,阐述脏腑类比官职对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应用文献整理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收集并选取与“脾为谏议之官”理论相关的古今医学与史学著作。以脾与“谏议之官”类比的相关内容和中国古代谏议制度为线索,梳理源流,并分别对脾在人体的功能、运行机制及脾藏象理论的思想基础与言谏官员在古代社会中的职能、权力地位及谏议制度的思想来源进行分析,厘清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因素,明确“脾为谏议之官”的本质、内涵及思想基础,探究“脾为谏议之官”对现代中医思维方式的指导意义。所选主要著作如下:《黄帝内经素问校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藏经》、《千金要方》、《宋以前医籍考》、《难经集注》、《三因方》、《医学启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类经》、《黄帝素问直解》、《医原》、《慎五堂治验录》、《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王焘医学全书》、《中国谏议制度史》、《汉书》结果:1.脾与“谏议之官”相类比在现存古籍中首见于六朝时期著作《中藏经》和《张仲景五脏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医籍中对“脾为谏议之官”的记载逐渐增多。2.脾与“谏议之官”在人体和社会中的职能、所处位置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均具有相似性,并且各自功能特点的形成,分别受到哲学与社会大环境、诸子百家等思想因素的影响,其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社会人文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3.“脾为谏议之官”理论中蕴含一定的社会人文思想,反映了人体自身各部分相互协作的整体性,反映了脾在人体健康生命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1.“脾为谏议之官”理论产生的时间在秦至六朝时期,在现存的古籍中首次出现于《中藏经》和《张仲景五脏论》,在此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呈逐渐发展趋势。2.脾与“谏议之官”相类比是合理的,其产生与发展与古代社会人文因素有一定的联系,思想基础来源于社会大环境、哲学与诸子百家思想。3.“脾为谏议之官”理论所体现的整体观念,对现代中医思维方式具有指导意义。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对现代疾病防治方向的把控具有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祁剧通过漫长的岁月,在历代老艺人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完善、发展,其中出现过改良,也有所进步,毕竟祁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与当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相融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祁
宋哲宗朝(1085—1100年),处于神宗朝熙丰变法运动之后,围绕对熙丰变法运动是继承还是否定这一根本问题,朝廷上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宋哲宗朝的前半期“元(?)更化”,就是全盘否定
<正>一、主要问题1.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2009年,山东城镇化率为48.3%,不但大大低于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大大低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已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由于国际化,把整个世界变小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使国与国
目的:以朝医四象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科技仪器,电刺激上肢正中神经来检测其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朝医体质辨象,观察和分析朝医四象人各体质类型在神经传导功能上的特点,探
"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要对接新一届政府的战略构想和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布局第二个百年即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初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轮廓。建议"十三五"规划指
会议
针对辽河油田曙五联稠油脱水温度高、药剂使用量大、原油含水不达标等问题,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开展低温破乳剂研究,优选复配新型破乳剂,脱水温度降低5℃,药剂用量降低10mg/L,
本文通过对天然气分公司HSE异体监督十几年成果的分析,探讨HSE异体监督模式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的障碍,研究持续改进途径,完善HSE监督制度。
<正> 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祖国医学虽无这一病名的直接记载,但根据其症状、体征和发病机制,袁浩等将其归属于《灵枢.刺节真邪篇》中的“骨蚀”与《素问.痿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