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皮,作为一名80年代末初登文坛、90年代即获得认可的作家,她为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皮皮的小说文本中,女性是独立的,既不依赖于男性的垂怜与庇佑,也不和男性形成非死即伤的对立格局,体现了现代女性对个体存在方式与价值的追寻。同时,皮皮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两性共存互动的社会画卷——不仅女性,男性也同样是男权中心意识的受害者,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皮皮特有的小说故事模式和人物形象,值得我们深入思索。皮皮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治愈系的先锋小说创作,在这个阶段皮皮完成的是以爱与怜悯疗愈心灵创伤的主题,注重对童年创伤的书写,重在实现情感的解构与建构。这时皮皮的创作呈现出了故事圈套和专注于儿童视角的艺术特色。中期以透视婚姻“围城”的情感小说为主。在这个阶段皮皮完成的是“围城”内外的困境书写与审视的主题,着重描写了女性两难的“围城”处境,以及男性自私投机的鄙俗心理。之所以在中期形成这样的创作主题是由皮皮从恋爱到婚变的心路历程决定的,在这段感情经历中,她开始进行女性的自审与自省。皮皮的后期创作,则向前迈了一大步,她开始转型到探讨都市人心理疾患的悬疑小说的创作中,在这个阶段完成了她的悬疑代表作,也是她唯一一部悬疑小说:《黄昏的下落》。此时她的创作主题为“现代社会的心理疾病书写”,她开始解释无法逃避的孤独、肮脏的自尊心、社会潜规则和社会的病态等社会问题,这些全都是皮皮之前没有尝试过的话题。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其实是因为皮皮一直渴望能够突破自我,成功转型,她希望自己回到小众,关注社会现实。在这部《黄昏的下落里》,她成功地将悬疑小说的悬疑性、神秘性和带有恐怖色彩的感情叙述三种艺术特色娴熟地运用。鉴于目前学界尚没有对皮皮小说的整体研究,本人试图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本文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三个部分详细论述皮皮三个转型期的成因、创作历程、风格主题的嬗变及其艺术特色,对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审视与观照,以期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客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