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身份,隐秘:伊恩·麦克尤恩《阿姆斯特丹》中的空间意识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恩·麦克尤恩被许多评论家和读者公认为当代最杰出的英语小说家之一。然而自出版以来,评论界对他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阿姆斯特丹》褒贬不一。小说讲述了两个朋友在参加完他们一位共同的朋友的葬礼后互相谋杀的故事。一方面,麦克尤恩希望读者相信在疏远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人公们的利己主义足够能解释这场悲剧的发生。但读者很容易会忽视一个事实,《阿姆斯特丹》是一部关于空间意识的小说。本论文将艺术,身份和隐秘与三位主人公的空间意识相联系。艺术,身份和隐秘是小说中三个隐含主题,之前的研究者注意到了这点,但他们没有将这三个主题与小说的空间意识相联系。每位主人公空间意识背后的动机即利己主义,而这种利己主义又是在疏离的现代社会中滋生的。论文分为四个部分。总论阐明了研究意义,梳理了与本论文研究课题有关的《阿姆斯特丹》文献综述,提出了研究问题,列出了论文框架。第一章探讨了艺术与空间意识之间的联系,比较了小说中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指出自然空间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但一味追求自然空间会导致艺术的衰败。第二章探讨了身份与空间意识之间的联系,比较了小说中的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指出精神空间的缺失会导致个体身份丧失,小说中的人物又通过职业晋升的方式寻找个体身份。第三章探讨了隐秘与空间意识之间的联系,比较了小说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人物通过穿女装以获得私人空间,但又陷入双重生活带来的痛苦之中。第四章解释了人物空间意识背后的动机即利己主义,主要体现在骄傲和个体愉悦两方面,个体利己主义又反映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与人性堕落的现实。尽管读者无需欣赏这本小说的全部复杂性,但仅仅从表层理解这部小说的读者会错失该小说的心理洞察深度,最终无法参透《阿姆斯特丹》中空间意识与封闭的社会环境之间微妙而又奇妙的联系。
其他文献
《蜜之哀伤》是日本作家室生犀星晚年的长篇小说,全文仅由对话体构成,主要的发话者是以作者犀星为原型的老小说家上山与能变身成少女的金鱼,二人共同生活。除小说正文之外,以犀星视角写下的《后记炎之金鱼》也通常被视为小说文本的延伸。在小说中,随着上山与赤子对话的进行,二者的另一层身份也被揭示——上山是作家,而赤子在上山的笔下能变成少女。因着二人这一层特殊关系、上山与犀星重叠的形象、从犀星角度写下的《后记炎之
学位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了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新要求,乡镇发展特色产业,是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连接的重要途径。和龙市八家子镇积极响应号召,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桑黄特色产业。桑黄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经济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虽然目前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已初具成效,取得阶段性进展,但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多元参与主体间未能实现有效协同
学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然而,在新时代进程中,职业教育仍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类型化发展特色不明显等现实问题。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把好质量关、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体制机制、做实合作育人;深化职教改革、坚定走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已出版作品均展现了对记忆的深刻关注。目前,国内外针对记忆主题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仍然缺乏对于石黑一雄作品个体记忆困境的分析与关注。本文着重研究《长日留痕》《被掩埋的巨人》《克拉拉与太阳》,探究个体的记忆困境。第一章探讨个体的回忆策略,从个体的自我欺骗、集体遗忘下追寻记忆以及还原过往的陌生化叙述三个层面对个体的记忆策略进行阐释,揭示人物的记忆
学位
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1850)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之作。《红字》以其经典的文学价值、深邃的思想主题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受到了众多评论者和读者的关注。该作品自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语言,为许多电影、电视和舞台改编作品提供了创作灵感。所有改编本中,由罗兰·约菲指导、黛米·摩尔主演的1995年电影改编本对原著改编较大,备受争议。而对该电影改编本的评论
学位
作为常年旅居欧洲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持续书写欧美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探讨世界主义议题。同时,詹姆斯也非常关注女性群体,其大部分小说以女性人物为主角,描绘她们的生存困境。本论文以詹姆斯晚期代表作《鸽翼》为研究对象,考察小说中世界主义的具体呈现方式,指出詹姆斯有意识地在世界主义的向度上纳入性别元素,以期改造维多利亚时期的世界主义话语,应对利益至上、文化贫瘠的社会现实问题。论文以阿曼达·安德森所界定的
学位
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1899年出版的科幻罗曼司《当沉睡者醒来》(When the Sleeper Wakes)是其未来想象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化了他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小说借由主人公格雷厄姆的见闻感知,呈现出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揭示出人性在权势、金钱和机器操控下的扭曲。威尔斯在此书中
学位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巨大的变革吸引了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关注,而乔治·艾略特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小说大多以一个身处社会转型中的村镇为背景。通过对这样一个村镇的描写,艾略特展示了时代变化的方方面面并表达自己对变革的思考。本文以《米德尔马契》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小说中对米德尔马契镇的共同体书写与19世纪流行的阐释社会结构和变化演进的理论——社会进化论之间的联系。第一章探讨了艾略特对新共同
学位
威尔斯的《厨房水槽》和威斯克的《掺麦粒的鸡汤》在戏剧情节、人物与主题层面都具有呼应关系,两部戏剧中普通工人的不同困境展现了1950到2010年代资本主义对英国底层人民更加潜移默化的操控。作为现实主义戏剧,厨房水槽剧描绘了英国底层工人家庭最真实的生活样貌。《掺麦粒的鸡汤》和《厨房水槽》中,两代工人主要遇到的是个人志向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掺麦粒的鸡汤》侧重20世纪中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衰落环境下工人
学位
安·恩莱特(1962-)常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最独树一帜的爱尔兰作家之一。近年来,恩莱特的布克奖获奖作品《聚会》在学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小说中的身体书写策略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发掘。本篇论文以《聚会》中的身体意象、身体特征、身体体验和身体想象为分析对象,认为恩莱特通过书写身体,表达对爱尔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现实关照。本论文结合创伤后果研究,女性书写理论和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剖析恩莱特的创伤身体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