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学忠诚 ——教学卓越教师带来的启示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本是大学的首要职责,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自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后,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从宏观的政府政策、中观的大学组织管理到微观的教师实践,各个层面的教学与科研关系都呈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势态。当前在研究型大学中,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行为早已是普遍现象,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仍然有部分教师保持卓越教学,本文将这些教师统称为教学卓越教师。那么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便是:在“科研导向”的制度环境下教学卓越教师保持卓越教学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他们实现教学卓越的做法有哪些?以此期望对当前研究型大学中教师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改善有所启示。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湖北省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学卓越教师进行访谈,从而研究他们保持卓越教学的原因以及做法。首先,本研究对当前国家和高校的制度环境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分析在这种环境下会塑造出教师怎样的行为;其次,探讨教学卓越教师为何愿意保持卓越教学以及为了实现卓越教学,他们是如何做的?最后,通过总结教学卓越教师的经验,反思当前的相关制度,并对制度提出调整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型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根源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导向,是制度的“科研导向”塑造出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行为。(2)对教师身份的反思性认可是教学卓越教师保持卓越教学的重要原因,而形成反思性认可需要“理由”的支撑,受访教师的“理由”包括:(1)所处时代背景对教学的重视;(2)国外教育经历的影响;(3)对教学工作富有兴趣;(4)通过教学可以更好促进科研。(3)适当的教学工作量以及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一致性是教学卓越教师保持高质量教学的前提条件,而教学责任感是卓越教学的根本条件,正是对教学和对学生的责任感,才使得他们愿意在教学上下功夫,从而呈现出卓越教学。为了更好地让研究型大学教师平衡教学和科研工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扩大师生比,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2)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尽量让每位教师的课程教学与他们的科研方向相关,并形成“培养新人,锻炼中人,珍惜老人”的模式;(3)逐步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4)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教学工作量评价机制,并逐步形成“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师学术评价制度。
其他文献
威宁县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6年威宁县在中央和省市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虽然易地扶贫搬迁使威宁县土地贫瘠、地劣人多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搬迁后贫困农民由于远离了家乡,原有的旧房被拆除,土地也无法继续耕种,农民基本的收入来源和生活无法保障,赋予在土地上的一系列权益也无法享受,因此农民在完成搬迁之后面临着转移就业的问题。从实际来看,搬迁农民自身技能薄弱、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线教育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使知识通过网络跨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让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规划学习的时间,是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的教育服务。本文主要以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者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的受众研究视角出发,运用了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且根据受众特点加入了生活方式这一贴合研究的概念,提出了新的研究假设,构建了适合本研究的研究模型;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
长期以来,浮雕艺术有其悠久的历史,以往多为一种装饰手段附属于载物之上形式显见,随着时代发展,独立表现。其极强附属性,装饰意味令人联想到居住空间。本文研究的课题是《浮雕艺术在居住空间中的表现研究》,将浮雕艺术与居住空间二者之间的关系做连结,形成理论构思的想象,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创作《文·质》系列的浮雕作品。文章首先从浮雕和居住空间的概念着手,阐明浮雕的样式表现,风格表现和形态特征。从哲学思辨的层面上谈
2020年5月28日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该法条直接确认了习惯在我国民事法律中的法源地位,为习惯在民事司法活动的适用奠定了基础,使司法裁判有了明确的依据。习惯在法院的司法适用有助于填补国家现行法律的漏洞,同时此举也是尊重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体现,有利于国家法律与社会风俗习惯的
传统的随机库存控制理论假设顾客需求服从参数未知的一个分布族,然后用统计量去估计未知参数。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传统方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与此同时,企业和商家也能够收集到更多顾客需求的相关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高效地进行产品定价和库存管理。现有的数据驱动的报童模型相关研究文献中,大多数研究只考虑了顾客历史上每一期的总需求数据。近些年,有研究者将环境特征数据引入报童模
学位
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面临着诸多困难,这些困难涉及到市场壁垒、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仅仅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积累和运作往往难以应对上述所列举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快速发展,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经济体里,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实际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直接和紧迫的压力就是资金上的压力。这压力不仅体现在资金的筹措
“证照分离”改革的实施,是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营商环境法治化的重要制度。“证照分离”制度是一场触及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这对新型信用监管制度的构建能够有一定作用,但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的静态监管转化为动态,政府监管职责以及市场自律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信息信用及监管法律制度还在初步建设阶段,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从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论述“证照分
对老年人健康信息接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有利于推动我国老年人健康传播,促进健康老龄化。本研究以云南省姚安县前场镇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信息接触行为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健康信息接触行为特征,及其农村老年人健康传播中具有的问题。研究发现,前场镇老年人普遍存在健康理念传统、忽视心理健康、健康信息接触及健康活动参加积极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污染者付费、损害者担责,应当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进行科学化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的科学化构建,也有利于降低对生态环境损害追责的成本,提高生态修复和生态赔偿的效率,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文章共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相近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