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我国《宪法》首次明确了审计监督制度和审计机关的法律地位,此后我国审计事业在摸索中不断前进。与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相比,由于我国审计开始发展的时间较晚,审计理论尚有不足之处。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推动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形式转制的政策,此后,“审计供给方”成为了国内审计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规模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同时,随着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不断增加,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审计市场上最终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国上市公司以“审计需求方”的身份主导着国内审计市场,不同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存在差别,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程度也有所不同。我国股权改制完成后,金字塔结构与国有企业形成了长期共存的关系,它还以不健全制度替代机制的身份,在新兴市场上发挥着作用。然而已有文献中,结合被审计单位的股权结构——尤其是金字塔这种特殊的结构,对审计质量进行理论研究的并不多。此外,审计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难点是:审计质量无法直接度量,因此只能选择替代指标衡量审计质量。即使数据选取得当,由于替代指标不同,研究同一问题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结合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旨在研究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在论述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会计稳健性理论的观点,为提出的假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选取了2009至2013年五年内,符合金字塔股权结构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选取“盈余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实证研究的思路是:首先,利用Basu模型验证上市公司否存在盈余稳健性;其次,利用C-Score模型,从金字塔层级数、终极控制人持股比例以及两权分离程度三个方面,对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本文特别地将两权分离指标按终极控制人性质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类。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满足金字塔股权结构条件的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稳健性(这也是研究得以继续的条件基础);其次,在对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本文研究表明:在金字塔层级数量越多,终极控制人持股比例越大或者国有金字塔结构两权分离程度越高时,审计质量水平会越低(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非国有性质的金字塔结构两权分离程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回归分析结果并不显著,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本文对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审计质量的建议并指明了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理论上充实了金字塔股权结构、审计质量理论的文献,也为我国审计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