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盗墓文学––以《鬼吹灯》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0432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电脑和互联网进入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以来,网络文学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发展开来。随着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实体书形式出版并获得不俗的成绩后,网络文学便以其势如破竹的阵势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在随后出现的一个个走红的网络作家,如安妮宝贝、今何在等掀起了的网络文学热潮凶猛的冲击着中国当代的文坛,并开始引起传统作家和学术界的关注。不仅如此,许多人也从中看到了被掩藏的巨大的商机,由高销量和高点击率带来的商业利益开始反作用于网络文学,改变了其最初的样貌。  一方面对于网络作家来说,往往将小说的商业性拓展,尽可能的挖掘更多的文学题材和角度以博得眼球。由于市场上90%的文学网站很早都被盛大文学收购并专门用于商业化文学的发展时,商业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主流。网站像公司化一样的运营,并且推出的vip会员制,对于点击量高的作品设置了付费充值观看全文的门槛,小说的流行度和自己能够从中获得的分红钱是成正比的。因此,作家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开始创作出各种类型小说。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受众群人数多,网络文学出现的种类也更加的细致。为了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网络文学从最初单一的作为无功利性质的自我解压式创作到后来以各种形式的创作来吸引读者,这其中就包括了惊悚、悬疑、玄幻等等。从最开始榕树下网站的文艺风式的作品,到玄幻文学的阵地起点中文网的成立,到今何在的《若星汉天空》引发的玄幻文学的热潮,再到2006年《鬼吹灯》的发表,盗墓文学开始作为玄幻文学的一个分支被大众所熟悉。  对于网络文学而言,创作动机的改变,随后也孕育出不一样写作风格的作品,但是商业化的要求还是使这些网络小说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色。比如说代替读者幻想,满足读者的潜在欲望。比如类型化的创作,还有宏伟的架构。盗墓小说也不例外,本文也会从这些方面来详述盗墓小说的创作特点。  同时,在多如牛毛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一种类型小说来进行研究也是网络文学的历史进步的结果。之所以选择盗墓小说,因为它从最开始简简单单的一个连载作品,被学界批判它仅仅是玄幻文学的跟风作,说成是有盗墓的外形和难以掩饰的空洞的幻想的内含,再到盗墓小说顽强的发展到今天。盗墓文学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一种商业化网络文学下的跟风之作了,它拓宽了文学可以涉足的领域,从网络文学到实体书,从同名绘本到改编的电影电视,从主题音乐到同名游戏,盗墓文学的今天身上所拥有的已经不是一种群氓文化所能具有的优秀特质。  尽管从最开始的出现就引起学界及部分学者的强烈批判,但是在盗墓文学的红火度下,我们不能简单对这种创作进行否定,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目的出发,对盗墓文学风潮进行考察,归纳出盗墓文学创作的主要特色,对于它将来的发展前景和走向进行探讨,以便当代的学术界能够更多的了解这种新兴的文学类型。
其他文献
背景资料:刘晏宏,男,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原副院长(副厅级),1954年5月出生,1972年参加工作,先后任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宣传部干事,四系办公室主任,院人事处劳资科科长、副处长、处
介绍了2002年国际大电网会议 (CIGRE) 上关于2020年的电力系统、电力工程教育、自由化电力市场的供电安全性等专题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源结构及发电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处都充满着商业全球化的氛围。面对这种形势,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帮助人们更
乘用车市场销售点评rn1.产销创历史新高rn3月份生产75.17万辆,销售77.24万辆,产销率102.75%.销售环比增长27.18%,几大乘用车型的环比增长都在两位数.轿车和微客月销同比增长5
如何调动职高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的难题,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
2007年9月,美国规定所有载重量小于4.5吨的新车必须安装胎压监控系统,欧洲目前正在讨论这项措施.按照欧盟委员会的意见,从2012年起,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植物成语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植物成语源自人类与植物的密切关系,极具表现特色,广泛地应用于日常交流、尤其是书面语之中。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其特点在
作为《昭明文选》赋类居首,而赋体之中京都为先,此类题材赋作自汉代起便在辞赋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界对于京都赋的研究历来也侧重于汉魏六朝时期,这是赋学研究的一个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引发的微型学习变革,主要针对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使用微型学习设计的优势和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