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走廊导向的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控制研究——以武汉新城组群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v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城市区域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簇群式空间在地域范围更广阔的都市区范围急剧扩张。如何引导大城市簇群式空间合理有序的成长,关系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簇群式大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大城市发展的区域化,与西方国家低密度郊区化城市蔓延有显著差别。由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机动化水平的制约,中国城市的“紧凑度”明显较西方城市高,相当一部分大城市外围地区的空间成长是依托交通走廊,形成“簇群状组群”的扩展形态,大城市都市区尺度上的簇群式空间结构模式及形态具有典型意义。因此,研究我国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与交通走廊优化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大量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的基础上,认为交通走廊与城市空间成长的关系表现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战略、控制和实施等多个层面上,个别层面和单一学科的研究都无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就大城市簇群式空间结构形态、簇群式大城市新城组群联系和簇群式大城市走廊土地利用与交通走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实例分析,以此作为建立未来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与交通走廊优化模式的理论基础。   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中常见交通走廊模式类型之后,对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中交通走廊优化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分析。在模式建立之前,本文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就影响交通走廊未来模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在模式建立之后,又对交通走廊优化模式的选择条件进行了讨论。随后,在得出相对优化的交通走廊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走廊导向的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优化模式,以及大城市簇群式空间理想结构模型。   最后,本文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的控制对策,并以武汉新城组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大城市簇群式空间成长与交通走廊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上的指导,也期望为其它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比例的增加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一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现阶段养老的刚性需求。在医疗资源紧缺与养老设施较为混乱的背景下,将养老资源
在全国各地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日新月异。但城市逐渐失去自身特色,城市建筑风格杂乱无序,城市间的可识别性越来越小。文章通过对现代城市建筑风格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剧增,苏州古城在扩张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拥挤,居住环境日益恶化,面对经济发展的诱惑,大量拆毁原有的具有文化价值的、体现历史脉络的传统建筑,而以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在众多城市中拥有各类遗址空间,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更新步伐加快,历史遗迹的空间也越来越局促,遗址保护开发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住区的犯罪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犯罪归结为社会,经济问题,但实际上犯罪现象与空间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空间环境设计能够影
本文是在大量田野调查和亲身访谈的基础之上,通过归纳分析对晋东阳泉市的传统聚落、民居和锢窑的营造技艺展开的研究。文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文献分析对阳泉地理
本文是关于文物建筑修缮案例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苏州瑞光塔1979-1991年间修缮工程的相关经验,探讨重要建筑遗产的修缮原则和理念。   瑞光塔是江南地区宋代楼阁式木檐砖塔
消费文化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是显著的。以消费为主体的全球共性逐渐渗透到了中国大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占据了其中国城市的主要空间。消费文化的蔓延已经使得整个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