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T接枝物的制备及其对尼龙6的增韧改性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j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龙6(PA6)与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EPT)极性相差很大,制备PA6/EPT共混物需要解决EPT在PA6基体中的分散及界面相容性等关键问题。本文采用衣康酸(ITA)、马来酸酐(MAH)接枝EPT作为PA6/EPT共混体系的相容剂,以便EPT能够更好地增韧PA6。本文采用溶液接枝技术制备可反应性相容剂EPT-g-ITA、EPT-g-MAH。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证明ITA和MAH已经成功接枝到EPT大分子主链上。采用非水酸碱滴定法分析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GR),并对其凝胶含量(G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在110℃,反应时间为3.5h,EPT:ITA:BPO=100:20:4时,接枝率达到3.16%,凝胶含量为8.8%;EPT:MAH:BPO=100:8:0.64时,接枝率达到3.58%,凝胶含量为6.0%。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PA6/EPT共混物,通过Molau实验对PA6/EPT共混物的相容性进行分析,接枝共聚物的引入提高了PA6/EPT共混物两相间的相容性。通过哈克流变仪,熔体流动速率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共混物的扭矩、熔体流动速率(MFR)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当EPT-g-ITA/PA6=15%时,共混物出现了脆韧转变现象,当PA6:EPT:EPT-g-MAH=60:31:9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31.5kJ/m2,为纯PA6的20倍左右。通过XRD对共混物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PT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诱发PA6结晶,而超过这一范围将阻碍PA6结晶。利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接枝物对共混物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接枝共聚物有利于提高共混物的热分解温度,耐热性能依次为PA6/EPT/EPT-g-MAH>PA6/EPT/EPT-g-ITA>PA6/EPT>PA6。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共混物的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EPT对PA6的α晶区有一定的影响,而接枝共聚物对PA6的α晶区影响不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共混物的冲击断面、低温脆断面、刻蚀脆断面,通过观察共混物断面的形貌,分析了接枝共聚物对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表明,在EPT含量超过70%以后,共混物出现相态反转现象,分散相EPT在共混物中的粒径随着接枝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共混过程中有EPT-g-PA6接枝共聚物生成。利用DSC对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采用Avrami方程可以描述PA6/EPT共混物的初始结晶过程,S形曲线的直线偏移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第二个阶段球晶相互碰触的结果,对于PA6晶体而言,它是以三维增长的方式进行生长,而在PA6/EPT共混物中则是以低维尺寸结晶生长,加入EPT弹性体能诱发基体结晶,缩短结晶时间;Ozawa方法不能很好的描述PA6/EPT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而MO法却能取得了较好的线性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PA6与共混物比较适合用MO式方程来处理非结晶问题。
其他文献
7月20日,财富中文网全球同步发布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被誉为“终极榜单”。该榜
报纸
让初期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做好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有利于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介绍了除操作参数、结构参数之外影响脱油型动态水力旋流器分离特性的几个重要因素 ,包括内在因素、外在条件、结构工艺及装配等方面 ,这些因素对提高动态旋流器分离性能起很
利润最大化是生产经营性企业的追求目标。对于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科研单位等非赢利性机构而言,虽然利润最大化不是其追求目标,但由于规模效益问题涉及资源配置,资源使用效率
简要介绍了后向拉曼散射的测温技术及光时域反射技术,阐述了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的技术原理、系统框架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城市地铁火灾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地
本文从目前玻璃幕墙存在的问题入手,利用"温室效应"和"烟囱效应"的原理对传统玻璃幕墙进行改进,设计成多介质双层玻璃幕墙,并对多介质双层玻璃幕墙的节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指
本文概括了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数量,分析主要问题所在,并阐述了环境催化技术在防止产生及治理这些污染物中的应用。
对国内外燃料乙醇的生产、市场供需、价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正> 在容器设计前往往需要计算容器的制造费用,这里介绍一种利用公式进行手工计算的方法。本院已完成电算程序的编制工作、本文附录介绍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这些公式开始是为
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全球竞争的源泉和动力,但随着技术和市场变化速度加快,技术创新工作的风险加大,技术创新失败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