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物联网的资源分配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1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感知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低功耗物联网被广泛地部署以采集或监测环境数据。多样的应用场景和不断增加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对低功耗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性能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物联网终端设备被部署到环境中,爆炸式增长的终端设备与有限的无线资源之间冲突越来越明显,并成为影响低功耗物联网性能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通过高效的资源分配机制,支持大量终端设备的可靠数据传输是低功耗物联网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其中,可分配的资源主要包括无线信道资源(通过为物联网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发射信道,避免设备之间的信号冲突)、终端设备的能量资源(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不同发射功率,从而实现不同的信号传输可靠性和能量消耗速度,并影响低功耗终端设备的工作时间)以及时隙资源(将时间切分为小的时隙,为物联网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信号发射时隙,避免信号冲突)和硬件资源(作为计算资源的终端设备或辅助终端设备进行计算的边缘服务器)等。另一方面,由于实际环境与应用需求的多样性,低功耗的物联网络可能被部署到拥有不同特点的场景中。例如,在城市区域中,楼房等密集的障碍物会遮蔽无线信号的传输,物联网终端设备往往密集地部署在建筑物内,且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有较高要求;而野外环境空旷,对物联网终端设备进行人工更换电池的成本往往较高,因此更加看重网络的生命周期,期望网络可以运行较长的时间而无需更换电池。为此,本论文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研究了不同的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下,影响低功耗物联网性能(例如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网络的吞吐量与资源的利用率等)的主要因素,并基于该性能分析研究相应的低功耗物联网的资源分配技术。具体来说,本文针对广域网和个域网两类低功耗物联网系统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低功耗广域网Lo Ra网络由于其超远的信号传输距离和较低的终端设备能耗,往往被部署在覆盖范围较广的区域,终端设备人工部署和更换电池的开销较大,因此网络的生命周期是低功耗广域网Lo Ra中最重要的设计与部署参数之一。现有工作主要通过物理层的技术手段允许Lo Ra的接收端解析多个冲突的Lo Ra信号,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数据重传的能量消耗。本论文研究Lo Ra网络中的资源分配,通过为物联网终端设备分配无线信道、扩频因子以及信号发射功率等,实现终端设备之间能量消耗的公平性,提高低功耗广域网Lo Ra的生命周期。更进一步地,本论文考虑无线链路的动态性对能量公平性的影响,研究动态的资源分配,以适应动态的Lo Ra网络并提高其生命周期。本论文在该方面相关的论文发表在CCF B类会议IEEE ICDCS 2019和IEEE ICNP 2020上。(2)低功耗个域网是由一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成的自组织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感知到的环境数据以多跳的方式传输到汇聚节点和远端的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由于物联网终端设备的信号发射距离较短,且部署较为密集,低功耗个域网通常为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信道以避免信号之间的冲突。另外,低功耗个域网可以采用时分多路复用TDMA(Time Divided Multiple Access)技术,将时间切分为多个小的时隙,为数据传输的无线链路分配不同的时隙与信道资源,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现有工作往往假设无线链路在一个时隙中可以传输成功,然而无线信号在实际传输中具有不可靠的特性,丢失的数据包只能在下一个传输周期进行重传,大大增加数据传输的时延。本论文在保证数据传输截止时间的前提下,考虑数据传输的不可靠性以及多跳网络拓扑下的链路干扰情况,基于不同数据进行链路传输的紧迫性,对时隙和信道资源进行分配,减少网络中的干扰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论文在该方面相关的工作发表在JCR一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0、SCI检索期刊Pervasive and Mobile Computing 2017和国际会议IEEE INFOCOM Workdshop Mise Net 2018上。(3)由于低功耗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和能量受限,为了应对日渐复杂的物联网任务例如数据与图像分析等,低功耗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将复杂的任务卸载到附近的边缘服务器上进行处理。边缘服务器可以是低功耗物联网附近的基站、无线接入点等,计算能力远超低功耗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部署多个边缘服务器同时为低功耗物联网服务,以提高数据传输和任务处理的效率。由于终端设备与边缘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连接,边缘服务器作为硬件资源,其位置的分配会对物联网卸载任务时数据传输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现有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低功耗个域网中汇聚节点的位置分配,然而在对边缘服务器资源的位置进行分配时,低功耗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异构性和无线链路的不稳定性都会影响任务数据卸载的效率,降低边缘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针对该问题,本论文综合考虑异构的低功耗物联网设备与无线链路质量的影响,研究边缘服务器作为硬件资源的分配机制,有效地提高网络吞吐量与资源利用率。本论文在该方面的相关工作发表在JCR一区期刊IEEE Internet-of-Things Journal 2018上。(4)低功耗物联网系统可以在边缘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上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例如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等,联邦学习由于其不需要物联网终端设备上传采集到的数据、在本地进行模型训练,被广泛用于以工业物联网为例的面向数据私密性的物联网应用。现有研究工作主要在无线移动网络中降低联邦学习的训练时延,往往忽略了工业物联网场景下终端设备部署密集、无线链路之间干扰严重的情况,导致的数据丢包反而可能增加训练时延。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无线资源与终端设备硬件资源的分配策略,综合考虑工业物联网中上述两种资源对联邦学习训练时延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全局模型的训练时延。本论文在该方面的相关工作投稿在JCR一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1上(Major Revision)。
其他文献
多刚体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力学系统,在机械,车辆、机器人及飞行器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多刚体系统结构复杂,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存在模型不确定性、未知的外界干扰及作动器饱和等约束,且具有强非线性和强耦合性等特点。此外,由于空间和成本的约束,难以在多刚体系统的每个需测量部位安装合适的传感器以获取系统的状态,而现有的控制方法多基于状态反馈,且存在控制器结构复杂,参数整定困难,实际控制精度难以保证等不足。本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可对目标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持续观测,已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侦测、农林普查等军事和民用领域。SAR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成像处理以及成像后的图像处理,其中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增强、融合、分割以及目标的识别、检测与跟踪等。作为一种高性能图像处理方法,深度神经网络可在数据驱动下,根据任务需求从图像中自动学习目标特征,有着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不可
人体组织的介电特性主要包括电导率和电容率,它们描述了组织对电磁场的响应特性。临床研究表明人体组织出现异常时其介电特性值会发生改变,因此介电特性可以作为表明组织生理状态的生物标记,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另外,利用介电特性能够估计组织内部电流和电磁场的分布,可以将其应用在有关电磁刺激的临床治疗中,所以介电特性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磁共振扫描中的射频能量特定吸收率(Sp
瑞利散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由于其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传感距离长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经初步应用到地震波监测、地质勘探、智能交通、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常见的瑞利散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有:适用于动态应变传感的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计(phase-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可用于动静态温度和应变传感的相干光时域反射计
作为数据挖掘领域的热门问题之一,离群点检测(也称为离群点挖掘)是从原始数据集分布中发现显示异常行为的对象,它可用于人群异常行为检测,信用欺诈,入侵检测,医疗保健和物联网(IoT)大数据离群点检测等。关于离群点检测,两个主要挑战是数据的维度和规模。使用集中式的检测方法,必然面对数据的“维度诅咒”,另外随着数据尺度的增加,单一节点的计算在运行时间上也是难以忍受的。本文研究的重点也立足于解决离群点检测中
随着近年来量子计算领域的飞速发展,量子计算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模式与信息处理的方式。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物理特有的量子纠缠、量子叠加等性质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与能力,并且提供了新型的数据计算与信息处理方式。机器学习利用现有的计算资源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学习得到规律以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量子计算技术应用于机器学习中产生了量子机器学习这一研究方向。量子机器学习一方面
合成孔径雷达(SAR)由于其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侦察探测、地质勘探、灾害检测和公共区域安检等领域。作为SAR图像分析和解译的基础问题,SAR目标分类与检测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深度学习方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SAR目标分类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基于监督学习的深度网络在SAR目标分类与检测任务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本文围绕SA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也已经扩展到金融、医疗、政府、文化、艺术、物联网、软件工程等领域,因而区块链也常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但是,区块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共识算法机制、系统性能与运行效率、存储方法、匿名与可信的矛盾以及监管问题等,安全威胁也始终相随相伴。目前针对区块链系统、合约和应用的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造成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通讯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包含众多传感元件的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与应用终端,并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云端交互实现众多功能,这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感知带来巨大的改变。可穿戴柔性触觉传感器通过测量人体生理参数、感知周边环境指标,能够及时且低成本地提供人体健康状况的相关重要信息,对人类医疗保健、运动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可穿戴设备逐渐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柔性电子器件特别是柔
数据访问控制技术是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用于实现只有授权用户才有权访问共享数据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对称加密和传统公钥加密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访问控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数据的授权访问,然而由于其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无法实现一对多细粒度访问控制,使其无法真正广泛应用于各种现实场景中。随着对访问控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的一对多访问控制机制,如身份基广播加密的访问控制机制和属性基加密的访问控制机制,相继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