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但是太阳能存在低密度、不稳定以及间歇性等问题,因此需要配合大规模的能量存储来平衡负载。热能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储存: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热化学储能。其中热化学储能具有储能密度高、能量品质高、且长期保存无热损的明显优势,非常适合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耦合,解决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主要的热化学储能体系中,由于Ca(OH)2/Ca O体系具有储能密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但是太阳能存在低密度、不稳定以及间歇性等问题,因此需要配合大规模的能量存储来平衡负载。热能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储存: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热化学储能。其中热化学储能具有储能密度高、能量品质高、且长期保存无热损的明显优势,非常适合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耦合,解决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主要的热化学储能体系中,由于Ca(OH)2/Ca O体系具有储能密度大、安全无毒、价格低廉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因而在热化学储能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本文搭建了间接加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改变反应床内水蒸气压力,探究了Ca(OH)2/Ca O体系在脱水和水化过程中反应床内的传质、传热性能,将纯Ca(OH)2与可膨胀石墨掺杂,制备复合材料,分析复合材料在脱水和水合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在脱水过程中,反应床周边区域的温度高于床中心处的温度。反应床中心处的温度表现为先快速升高,然后出现一个温度平台期,之后温度再次升高,直到稳定在最高温度。当水蒸气压力增大时,反应床层中心处的平台温度升高,且5.6k Pa时,没有平台温度。当床层温度升高到400℃以上时,脱水反应迅速发生。在脱水反应40~90min内,随着水温升高,水蒸气压力变大,反应床的储热容量表现出明显的降低,但当水温/水蒸气压力高于20℃/2.3k Pa时,反应床的储热容量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变化。在水化过程中,反应床内部温度比反应床周边区域的温度高。随着水蒸气压力降低,反应床层的最高温度下降,当水蒸气压力为20k Pa时,床层温度长期保持在200℃以上。水化过程中,反应前25 min,水化速率很快。随着水蒸气压力的降低,水化速率减慢,反应结束的时间延后,当水蒸气压力为20k Pa时,反应进行60 min时,反应仍未结束。随着水蒸气压力的降低,反应床的总热输出量减小。复合材料在脱水过程中,随着可膨胀石墨掺杂比例的增加,床层温度峰值升高,平台温度持续的时间缩短,反应床的储热容量增加。在脱水过程前40 min,掺杂比例为0.25的复合材料的储热容量为100.7 k J/kg,约为纯Ca(OH)2的储热容量的两倍。在40~90 min内,复合材料的储热容量远大于纯Ca(OH)2的储热容量。水化过程中,随着可膨胀石墨掺杂比例的增加,床层温度峰值略有减小,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床的总热输出量增加,但总体增幅不大。水化反应前10 min,在掺杂比例小于0.5时,总热输出量随着掺杂比例增加而增大,在掺杂比例高于0.5时,总热输出量受掺杂比例影响较小。对不同掺杂比例的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纯Ca(OH)2和复合材料在脱水过程中摩尔反应分数的变动不大,在水化过程中,纯Ca(OH)2的摩尔反应分数略有减小,而复合材料的摩尔反应分数变化不大。循环过程中,复合材料和纯Ca(OH)2的脱水和水化过程都没有进行完全,且随着可膨胀石墨掺杂量增加,复合材料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率稍有增加。
其他文献
大电网中重要通道上突发的线路短路、断线等大扰动会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但是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猛,电力系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有电网规模及其复杂度也随之攀升,在大扰动后直接对如此复杂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针对此情况,对大型电力系统进行动态等值可以大大降低计算量,并能突出主要特征。其中同调等值法被广泛应用于大扰动后的暂态稳定分析中,其核心内容在于同调机组的判别,因此在电力系统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水泥的高额产量导致水泥行业NOx排放长期居高不下,仅次于电力行业和汽车尾气排放。分解炉内的生料煅烧对NOx生成和HCN、NH3氧化的催化作用也加剧了水泥窑炉脱硝难题。面对产量庞大的市政污泥,在工业炉、电站炉中掺烧污泥是一种资源化、无害化的污泥处理手段。基于市政污泥内部的氮化物组成成分,其对燃烧中减少NOx的生成具有显著作用,故水泥分解炉掺烧污泥协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CN
近年来,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在区域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调防控的背景下,准确识别高光化学活性组分和精确量化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是大气污染防控的一种有效手段。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具有高二次有机气溶胶(SOA)产率、高排放量、化学成分复杂、气粒分配活跃等特点,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前人研究未对机动车气态和颗粒态IVOCs的排放特征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崛起,为了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挑战,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往往作为调峰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使其运行效率及经济性降低。此外,可采用多种运行策略调整联合循环输出功率,但各方式下所呈现的系统热力性能大不相同。因此,开展多种运行策略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全工况特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部分负荷运行增效途径也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以PG 9351FA型燃
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不断推进能源转型和结构调整,电动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已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而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因此,寻找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硅基负极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资源丰富,嵌锂电位低等优点而成为目前的主流选择。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循环过程中硅材料面临着剧烈的体积膨胀以及不稳定的SEI膜,进而导致容量的衰减以及较短的循环寿命。现今,人们通过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吸附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的污染去除中。在众多吸附材料中,天然矿物(如方解石和埃洛石)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其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土壤可溶解性有机质(DOM)广泛存在于我国华南地区土壤环境中,DOM与矿物的相互作用将可能影响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因此,本论文选用Cd(II)和Cu(II)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DOM的加入对
主要通过论述沥青路面的性能要求,探究当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内容,深入研究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路面厚度检测技术、路面平整度检测技术以及抗滑性能检测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