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墓内设祭现象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的墓内设祭现象较为多见,分布范围较广,墓主身份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较少。因此,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能够较全面地认识这类现象,并且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丧葬文化与思想观念。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范畴、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研究的方法、目的、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对明代墓内设祭相关的考古资料进行整理,根据设祭方式、墓葬保存状况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类:较明确的、以供祭类器物设祭的现象,墓内出土供祭类器物位置不清但具有供祀意义的现象,墓内仅存供祭设施的情况,以墓葬壁面装饰体现供祭意义的现象,随葬模型明器中体现设祭意味的现象。第三章对墓内设祭的位置、设施与器物组合、器物种类与形制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明代墓内设祭的位置多样,受到墓葬形制、空间、设祭方式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大多与受祭对象相对;香炉、瓶、烛台组成的五供、三供组合较为多见,也有不少与馔饮类器具相组合的现象;供祭类器物主要包括香炉、瓶、烛台、灯以及少量其他供器,香炉、瓶的形制较多样。第四章通过对明代墓内设祭现象的年代、墓主身份、分布地区、设祭方式、位置、组合、器物等方面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了其时代、地域、等级三方面的特点。在时代上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地域上可大致划分为五个区域,墓主身份等级包括帝王、官员、宦官、平民以及僧道阶层。第五章首先梳理了明代墓内设祭现象对前代的继承、对清代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明代墓内设祭反映的丧葬礼俗、供祭类器物选用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其祭祀、供养方面的性质;最后,结合相关宗教、民间丧葬文化与思想观念,对其内涵、意义进行探讨。明代墓内设祭象征对墓主永久供奉,具有希望逝者的魂魄安宁、升天,并祈求生者现世平安与福祉的意义。结语部分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部分进行了说明。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渐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的采暖需求不断增加,集体供热覆盖范围有限导致部分地区无法集中采暖的问题日渐突出,对采暖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集中供热范围以外中小企业和家庭的灵活采暖需求,需要以小功率热泵系统作为热源,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与通信环境进行支撑。本文对热泵测控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开发了测控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了热泵测控系统的节能运行,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风能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气象新能源,它根据装机规模、资源分布等区别把风电分为集中式风力发电与分散式风力发电,本文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的现状、分散式风力发电的风资源评估和预测原理、分散式风力发电的未来前景、以及最后提出了一种分散式风力发电风速检测的仪器改进进行研究。
与其他悬疑题材的小说和电影相比,《告白》并不烧脑。但是作者却用另一种方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换句话说,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这部阴暗却没有强大转折的电影呢?那是因为他们满足于自己将零零碎碎的信息亲自拼凑起来的成就感。
<正>创作说明:这组影像拼贴作品灵感来源于现阶段城市生活的人类通常患有的城市焦虑症,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对于疫情的反复、城市的噪音、空气的污染、时间的逝去等因素产生紧张不安、焦灼、恐惧害怕等方面的情绪。作品中出现许多表现不安的元素,与人物主体相结合。缤纷的色彩在展现城市生活的浮躁,给予观众以视觉冲击力。
期刊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日益频繁。离乡进城让乡下人获得了别样的生命体验,但城市艰难的生存处境与城乡之间难以逾越的隔阂让他们又重返乡村。新世纪的许多作者关注到了流动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群体与乡土现状,着眼于当下中国乡村现状,观照物质与精神家园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反映返乡主体的现实无奈与精神焦虑。同时,随着城乡关系逐渐走向互融互通的融合发展,众多作家逐渐打破城乡二元思
<正>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写过一本书,名字叫After Virtue(《德性之后》)。这个标题不易翻译,因为After既可以理解为“追寻”,也可以理解为“之后”。前者的意思是对未实现目标的追求,而后者则是对当下状况的超越与追问,这两个意义似乎相互矛盾。对于今天媒介研究中的“物质性”话题,也存在着同样的after的问题。我们也在对物质性的“追寻”与“追问”的张力中重新理解媒介。
期刊
<正> 伤寒病邪袭于咽,則多引起咽干或咽痛。此在《伤寒論》中可分为两类五型:一为阳經类;一为阴經类。前者之中,太阳兼咽噎者汗之;少阳兼咽干者和之;阳明兼咽痛者下之。后者之中,厥阴兼咽痛者清之;唯少阴咽痛較复杂:可独见亦可兼见,其病机有虛火上炎;寒热相搏;寒邪上逆等。一般的咽痛均为临床常见,唯少阴伏邪咽痛为临床所罕见,现将此一病例,报导如下:
期刊
乡土性非虚构文学是非虚构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限于写作者“故乡儿女”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它陷入了鲁迅式“返而复去”的叙述窠臼里。以《中国在梁庄》为例,梁鸿返乡时是带着故土回忆的梁庄儿女,离乡时却是用理性目光审视乡村问题的知识分子。在“归”与“离”之间,她的情感与理性在交融中出现了倾斜与失控,从而使文本在情感的浓度中缺乏了理性的力度,而理性内容的本身又跨向了社会科学的领域。《中国在梁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