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教师职业领域正发生深刻的变革并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方面,教师流动、流失频繁并逐渐背离公平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教师职业心理研究已成为教师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教师自尊、职业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问卷测查、实地访谈、网络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运用相关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探讨了中学教师自尊、职业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及其关系,并根据研究结果对管理机构提出了“回归教师生命管理”的建议,以期为教师职业心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支持和借鉴。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修订后的教师自尊分为三个部分:正性自尊、自我不喜欢和自我胜任感差;教师职业承诺包含“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四个维度;中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包含四个基本维度:“角色内行为”、“组织公益行为”、“人际利他行为”、“自我充实行为”。三份问卷都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本研究的有效工具。
(2)教师自尊、职业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分别为:教师的自尊程度居于中等水平;职业承诺水平处于中等程度;组织公民行为则达到较高水平。
(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学教师的“自我胜任感差”存在年龄和教龄的差异;中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年龄、学历和教龄的差异,其中,“情感承诺”存在年龄和教龄的差异,“规范承诺”存在年龄和教龄的差异,“继续承诺”在学校性质、婚姻状况上存在差异,“理想承诺”的差异则存在与不同学历的教师之中;中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教龄的差异,其中,“角色内行为”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教龄的差异,“组织公益行为”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和教龄的差异,“人际利他行为”在年龄、婚姻状况、教龄上存在差异,而“自我充实行为”则不存在差异。
(4)运用路径分析探讨了教师自尊、职业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各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正性自尊”对“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角色内行为”和“人际利他行为”起预测作用;“自我胜任感差”对“继续承诺”起预测作用;“情感承诺”是“组织公益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规范承诺”是“角色内行为”、“组织公益行为”和“自我充实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5)关于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的路径分析表明,教师职业承诺在自尊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教师自尊既可以通过职业承诺来影响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也可以直接影响组织公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