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劳动法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在我国已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造成很大影响且有愈演愈烈趋势,目前我国对其的认识也已突破“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的争论趋向于采用法律手段对它进行规范,并且已经出现受害者胜诉的案例。但除了用民事及行政手段来调整性骚扰行为,对于是否及如何运用劳动法手段来调整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理论界就此的研究却远远不能满足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需要。作为专门以保护劳动者劳动安全、平等权益为宗旨的劳动法如果缺少对工作场所性骚扰的调控,不能给受害者有力保护及合理补偿,实在是劳动法内容的缺陷,劳动法作为最专业的救济手段理应被纳入考察范围内。 本文的目的是要对我国工作场所的性骚扰行为如何在劳动法的范畴内予以调整和防治做一整体说明,探讨对性骚扰行为进行劳动法调整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框架和制度。全文共分为绪论和四大部分正文。 绪论主要概述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工作场所性骚扰现状,通过数据和案例引用说明工作场所性骚扰的严重性,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造成负面影响,需要通过适当的法律予以规范。 第一部分对工作场所性骚扰劳动法调整的理论和客观基础做具体分析,包括我国目前对工作场所性骚扰问题的法律归置及不足,法律界对工作场所性骚扰调整所提方案及利弊,工作场所性骚扰劳动法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已有的立法例和司法例。这一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的人身性、隶属性,从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安全保护义务和就业中不受性别歧视等角度说明工作场所的性骚扰行为符合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特点,应当被纳入劳动法的范畴。 第二部分研究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基本法律问题,包括性骚扰的含义、内涵和外延,以及我国应确立的工作场所的性骚扰的类型。这一部分主要讨论应当纳入劳动法规范的工作场所的“性骚扰”的概念、性质,“工作场所”的界定以及工作场所性骚扰的类型,澄清以上概念为第三部分具体讨论工作场所性骚扰劳动法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讨论工作场所性骚扰劳动法调整的具体框架和制度,包括劳动法典条款的增加,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的责任以及对此类争议的申诉、调查、处理和有关证据方面的问题。这一部分力图从程序法的角度,在归纳和吸收国内外相关劳动法范畴的对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具体规则和制度等程序性问题的借鉴,较为详细的疏导出适合我国法律和社会习惯的对工作场所性骚扰的规范模式、归责原则、救济措施、程序、制度以及有关举证方面的问题。 第四部分最后阐述了劳动法调整手段的不足之处。能被劳动法规范的性骚扰限于工作场所发生的、侵害劳动者就业平等权的歧视性的骚扰行为。要全面的规范性骚扰行为,还需要民法、刑法、行政法和其他部门法的相互配合,更有赖于良好的性文化的建立。 综上所述,本文期望能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对中国寻求应对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的合理法律框架提供一个考查的角度,在劳动法的范畴内力争建立起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工作场所性骚扰的规范的体系,使劳动法全面的、多方位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烟气,这种气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扩大产量和降低能耗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环保领域的研究工作尚待深入进
据统计,全世界岩溶分布面积约为5.1×10~6km~3,占全球总面积的10%,居住着约10亿人口。从地表以下到海拔500m的青藏高原。都有岩溶发育。我国岩溶分布面积在97万km~2左右,约占全国
真正意义上的、适度的保险管制模式的形成是我国保险业不断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重要标志。文中围绕适度的保险管制模式论及了五个问题:保险管制一般分析,中国保险管制模式创新的理
本文论证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在故意杀人罪犯罪形态中提出:(一)故意杀人罪中止犯的处罚原则应为一律免除刑罚。而不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刑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理由:a.我
军用信息的自动分类作为实现军用信息智能化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提高指挥效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军用信息的自动分类系统,其中包括:获取军用信息的训练集、
毛细管电泳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新技术。它具有高效、快速、微量、灵敏度高、实验经济、应用面广等特点。在化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
论文对双基地雷达测量理论及其计算机仿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双基地雷达的基本关系进行了讨论,着重分析了双基地雷达的距离测量精度和距离分辨力,给出了仿真结果。对双基地雷达
本课题在总结导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痰瘀痹阻”证的辨治规律。 理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为内科危急重症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由于它具有分离效率高,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到药物分析中。在这篇论文中,我
本文在调查收集福建农村居民1978~2002年消费情况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福建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分五章论述了福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