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力转移输出凭借其能够较快、直接地提高输入地和输出地的经济发展速度的特点而成为民族地区脱贫的不二选择。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凉山彝区的教育水平落后、文化程度低和宽松的计生政策,使该地区的贫困人口和剩余劳动力较多。因此凉山州政府也紧跟步伐,鼓励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向发达地区输入大量农村劳动力。这种通过劳务扶贫的方式直接、快速地增加了彝区农村家庭的总收入,提高了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加快了贫困家庭脱贫的步伐。劳务经济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凉山彝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在进行劳动力转移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劳动力流失的问题,能够进入市场进行流动的劳动力均为青壮年、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那部分群体,因此,在第一产业仍旧占据重要地位的凉山彝区,劳动力大量流失会造成乡村空心化,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推广出现障碍、本土特色优势产业生产滞后等严重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凉山彝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于是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凉山彝区的农村劳动力要不要继续输出?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对输出地本土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对农业生产经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重点考察了凉山彝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正负效应并初步设计了抑制负效应促进本土经济社会和外界的协调发展。发展劳务经济首先是为凉山彝区农村贫困家庭找到了一条相对高效的脱贫途径,外出务工人员获得的务工收入除了明显地改变了家庭生计之外,还有一部分资金用到了生产发展和能力提高上面,也就是本文提及的内生增长;劳动力转移均要接受一定的培训,这既包括输出地政府主导的“劳务输出培训”,也包括中介机构和用工企业组织的就业、岗前、职业技能等培训。一般来说,培训的过程就是受训者素质能力提高的过程,对于在教育上历史欠账太多的凉山彝区的劳动者来说,转移就业所获得的培训机会是十分珍贵的。同时转移劳动力在输入地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拓展视野、交流信息、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些无疑会增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凉山彝区劳动力转移的负效应与它的正向作用是如影随形,在有些局部地区很难判断出正负效应的大小。本文对凉山州及下属的喜德县与喜德县的贺波洛乡相关村社的研究中发现,其负向作用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导致本土局部地区出现较严重的乡村空心化问题,使本土发展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农忙时,本土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状况阻碍了本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第二,对现代科技在该区域的推广产生了明显影响。由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同时该区域接受了现代教育相对较高的群体,数量较小。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失,对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主的技术推广带来了新的难度。研究中发现,有些村社留守人员的汉语言能力低,接受和语言交流水平低下,因此,给科技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对特色产业发展造成了困难。凉山彝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先天条件。特色产业的发展除了自然资源之外还依赖于特色人才,外出务工潮流把大量本土特色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走了。这对凉山彝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第四,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是明显的,这也是本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凉山彝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除和其他区域具有相同的问题之外,该地区还存在一定特殊性。凉山彝区育龄家庭平均拥有的儿童数量比其他地区多,该区域教育水平极端落后,不能有效地使用外出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学的国家政策。作为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的青壮年人员的流失使原本落后的彝区儿童教育雪上加霜。鉴于以上分析,我主张发展劳务经济要有合适的幅度,以不明显影响本土内生发展为前提,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剩余部分的劳动力对外输出,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达到既能保证本土的自我发展又能转移就业创收致富的双赢局面;努力建设本土事业平台,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为回流劳动力提供创业支持。同时,为留住本土急需人才创造环境;加强留守劳动力的培训,根据留守人员的个人爱好、生产特点、素质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技能和素质培训,用制度化的方式减弱本土劳动力培训的随意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增强本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