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冶锌工业废渣中综合回收镓、铟、锗的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a1a1b1b1ccdd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稀散金属元素镓铟锗的分布、在高科技领域的主要应用作了扼要的介绍,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从锌渣中回收镓、铟、锗的方法、工艺及研究进展。针对冶锌工业废渣中回收镓铟锗的具体困难:全萃法有机相有毒、易燃、损失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单宁沉淀锗回收率低,其颜色影响锌、镉的利用等不足。提出了一种从锌渣中综合回收镓、铟、锗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从锌渣中回收稀散金属镓、铟、锗,且不影响七水硫酸锌的产品质量。 本文解决了从锌渣酸浸液中萃取铟的两个重要技术难题,一是萃取铟时,不影响镓与锗的回收,二是在锌渣浸取液中有铁、镉、铜等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不干扰铟的萃取。在镓与锗共存的条件下,利用不同的萃取和反萃取条件,用P204萃取剂从镓、铟、锗共存液中来分离和提取铟。研究了在锌渣浸取液中用P204萃取剂对铟的萃取的各种影响因素:如酸度,时间,Fe3+浓度,对铟的萃取率和反萃取率的影响,有效地消除了共存元素的干扰,铟的回收率达到95%。然后,应用单宁-栲胶提取锌渣浸取液中的锗与镓。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单宁和镓生成有色的单宁-镓络合物,此络合物稳定,可以被活性碳等固体吸附剂吸附。提出了用单宁与镓形成络合物、活性炭吸附回收镓的新方法,突破了从锌渣中用萃取法、多次中和法等回收镓的传统方法的约束。首次实现了用单宁从锌渣酸浸液中的分离、富集和提取镓,回收率达到91%以上。其次,对传统的单宁-栲胶法沉淀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单宁沉淀锗的本质是形成不溶于水的络合物,找到了影响锗回收率的关键因素是酸度,通过对酸度的控制将锗回收率从60%提高到86%。在对镓与锗个别提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单宁-栲胶来从锌渣酸浸液中提取和分离镓与锗。单宁与锗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过滤得到含锗沉淀;单宁-镓络合物可溶于水,能被活性炭吸附。在络合理论及吸附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两种络合物的性质差异来分离和提取镓与锗,镓回收率达到91%,锗回收率达到86%。 通过对镓、铟、锗个别提取方法的研究,以及镓、铟、锗共存时对其中某一种元素提取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从锌渣中综合回收镓铟锗的新工艺流程。新工艺流程除铟的回收采取萃取法外,回收锗与镓均采用无毒、污染小的单宁络合法,分离锗以后的溶液中剩余的单宁可以继续用来分离镓,各金属元素分离程度高,摘要精简了工序,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采用活性碳将单宁的颜色吸附,消除了对后续工艺的影响,生产的七水硫酸锌达到国家二几级工业产品技术指标。将冶锌工业废渣的排放量减少关%以<sub>匕需要无害化处理的残渣(主要是泥砂)仅占原锌渣的7%,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用于环境治理费用。
其他文献
温县盟书的盟主,学术界一直存有不同的意见,或认为是春秋晚期的韩简子,或认为是战国时候的赵献侯。从时代、用词以及盟辞用字来看,此批盟书的盟主当是韩简子。
网络信息传播对教育和学习产生巨大的冲击,网络学习带来学习模式的重大改革。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网络学习的情况,网络学习的概念与特征,网络学习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初步
近年来,以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发展迅速,这一趋势使得嵌入式软件成为计算机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嵌入式软件具有专用性、平台相关性、实时性、
本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即在迅猛而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本文具体指云南石林彝族的撒尼支系文化)的创造性重构。 通过长期、广泛的调
近几年来,钢结构错列桁架体系以其经济、实用、高效的优点再度引起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发展错列桁架体系符合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目前国内
以古鉴今是法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巨大变革时期,在向“法治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历史能提供给我们什么样的借鉴?基于这一目的,笔者着手南宋民事法制与社会变迁的
地下水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地下水资源有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及工农业的迅速
LASIK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改变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LASIK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早期改变,研究泪膜变化及其与角膜知觉改变的关系及LASIK术后眼干的原因,指导LASIK术后治疗。[方
本文以信用风险评价问题为核心,通过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模型、Probit和Logit模型、概率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对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度进行信用评分模型的建立。在研究方
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了新的理论增长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评价问题的研究日益凸现出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