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法律纠纷的特点与规律研究——基于对163个司法案例的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GUO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法治化进程的推进,道德化、等级化、法律化的教育关系出现分化,公民个人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权利救济的机会越来越多,教育法律纠纷问题逐步增多,特别是1998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以来,教育法律纠纷逐渐步入公众视野,成为教育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教育法律纠纷的出现并不是与教育秩序相对立的,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有法律规范存在缺陷,是对失衡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教育机构的关系、教师与教育机构的关系、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的再次平衡与重新融合。但现有解决机制难以有效应对教育法律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准确剖析其特点与规律。论文试图通过对教育法律纠纷案例的梳理与内容分析,归纳总结教育法律纠纷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教育法律纠纷发生、发展、解决的统计性规律,以弥补现有教育纠纷研究的不足,丰富法律救济理论,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论文首先界定了纠纷、法律纠纷、教育纠纷、教育法律纠纷等核心概念,特别是厘清了教育法律纠纷的概念范畴,并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纠纷的主体、纠纷的性质、纠纷的行为、纠纷的结案方式四个维度来分析教育法律纠纷的特点,在此基础抽象出教育法律纠纷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进而从防范机制和解决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法律纠纷应对机制的举措。  论文通过研究发现:教育法律纠纷是教育纠纷范畴域的法律化表现,是指可以或应当属于法律所调整范围的教育纠纷,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上教育法律纠纷,涵盖教育主体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纷繁复杂、性质各异的纠纷;狭义上的概念只限于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权利义务的冲突。教育法律纠纷具有教育法律纠纷的主体以“涉内”为主、教育法律纠纷的性质以“民事”为主、教育法律纠纷的行为以“侵权行为”为主、教育法律纠纷的结案方式以“判决”为主的四个特点。并抽象出公开性与隐蔽性的事前征兆、自发式与引发式的酿成原因、处置不当与处置不公的激化条件、自然状态纠纷与法律事实纠纷的发展过程、真相之争与公平之争的调处矛盾的5个其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由此,应从教育法律纠纷的防范机制和解决机制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相应的举措。防范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善前”,是通过约束与规范教育活动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达到防范或减少纠纷的效果;解决机制的目的在于“善后”,意义在于如何有效解决纠纷以让当事主体对纠纷的解决结果达到最满意的可接受程度。
其他文献
本刊讯 内江市依靠科技创新助推制造业发展.rn一是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实施细则》,组织制造业企业围绕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需求开展科技攻
期刊
本文以遂宁市文化馆(站)运行情况为例,总结分析了基层文化馆(站)运行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基层文化馆(站)建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
自2007年以来,西班牙生活用纸行业一直面临着经济挑战.始于13年前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严重影响了西班牙的经济,到2018年,西班牙GDP已恢复正轨,但失业率仍未完全恢复到经济衰退
期刊
男人“杀死”女人的30句话,这样形容好像有点严重,不过不是女人的我们也蛮喜欢听的,所以……小心判断喔……rn男人“杀死”女人的30句话,男人学了以后可以去当“杀手”,女人
一学习中国画,一般遵循师法古人已有的技法程式,然后师造化,从大自然获取灵感进行创作的顺序。写意花鸟画尤其是这样,必须遵循由临摹到仿作再到创作的规律。这是前人的经验,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国际化,其中信用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信用问题成为了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因此,信用信息的公开化成为了双方关注的焦点,建立完善
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贪玩心比较重,没有定性,更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也不会对德育发展有任何概念,在各方面都没有形成比较好的习惯.所以,首先教师应该明白立
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依据,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针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及提升困境进行调研、分析,以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形成阶段、实践阶段和延伸阶段为主
自2010年开始,在高等院校扩招毕业人数增多、就业形势严峻、高等教育改革、社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注日益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多
双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双河堡古城堡区,当地海拔在2200—2800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饲料来源丰富.合作社按照标准化养殖小区生产经营,带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