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东南部全新世植被及农业活动的木炭化石记录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同时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期人类活动频繁,见证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该区长期以来都是研究第四纪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热点区域。本报告选择黄土高原东南部关中盆地和渭北旱原6个考古遗址点为研究对象,基于木炭化石记录结合高精度AMS14C测年,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植被状况、气候特征及早期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关中盆地在全新世早中期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推测当时气候条件较现在温暖湿润,于6200-5600 calyr BP达到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全新世晚期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类型,与研究区目前所处植被带基本类似。渭北旱原5000-4500 calyr BP植被以草原为主,沟谷地带发育以栎、青冈为主的林地,显示研究区处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上。⑵共存因子分析显示西安地区6200-6000 calyr BP气候估测值:年均温(MAT)=15℃,年均降水量(MAP)=935mm,年均相对湿度(RH)=74%,与今秦岭南坡安康(32.6°N,109°E)—驻马店(33°N,114°E)一线的气侯相似。白水地区5000-4500 calyr BP古气候估测值:年均温(MAT)=12.9℃,年均降水量(MAP)=758.4mm,年均相对湿度(RH)=70%,与现今陕西镇安(33.45°N,109.16°E)的气候相当。⑶关中盆地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全新世中期已凸显出来,先民的选择性砍伐造成栎、榉、榆、桦等树种的大幅减少。后期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强度的增加,植被的退化可能具有区域性特征。⑷栎、柿树、枣树等的果实可能是黄土高原先民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
其他文献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位于甘孜县城至德格县错阿乡之间。在大地构造上它属于甘孜-理塘结合带,东部为雅江地块,西部为义敦-稻城地块,并且甘孜-理塘结合带在甘孜以西走向NWW,甘孜以南
学位
本文针对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提交的上亿吨探明储量油水同层发育,砂体规模、储层类型、油水分布及油水同层开发规律的认识还不足以满足编制油田开发方案的要求,地震、测井解释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南华-震旦系是塔里木盆地最早的沉积盖层,期间形成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塔里木盆地之后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探讨塔里木早期原型盆地与构造演化对于塔里木盆地烃源岩分布,盆地后期
汞是一种有毒的人体非必需重金属元素,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大气在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没有人为和自然汞污染源的北欧和北美
煤的大分子-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变形变质作用关系的问题是煤地质界和构造地质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是认识和理解煤层气生成和超量煤层气赋存状态以及煤与瓦斯突出
本文对采自山东省临朐县山旺化石点和昌乐县姬家庄化石点的柄杯鹿类(Lagomerycids)化石进行研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测量以及CT断层扫描影像分析,详细描述了山旺化石与姬家庄化
现代地球科学研究已经有许多证据表明,地球内部物质正处在一个长期大尺度的对流交换状态中。流体则通过脱水脱气、部分熔融、岩浆活动等方式参与在这些交换过程中,成为主要的“
西准噶尔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的最东端,介于准噶尔盆地和哈萨克斯坦地块之间,处于西伯利亚、塔里木和哈萨克斯坦板块最终缝合的特殊位置,是连接中亚造山带不同